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与戴志诚:二十余年同行路,是知己还是对手?

咱们这行混久了,见过的聚散离合多了,可像刘欢和戴志诚这样,纠缠了二十多年的名字放在一起,总能让人忍不住多琢磨几遍。一个是大嗓门一吼就能震住体育馆的"歌坛常青树",一个是气质沉稳、眼角藏锋的"音乐幕后推手",这俩人,从当年北京的弄堂走到全国观众的视线里,有过并肩作战的高光,也隔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微妙,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,好好聊聊他们这盘棋。

刘欢和戴志诚的关系

初识:从"青歌赛"到"春晚"的黄金搭档

说起来,刘欢和戴志诚的缘分,得从上世纪80年代末算起。那会儿刘欢已经靠少年壮志不言愁火遍大江南北,戴志诚还在中央乐团当年轻歌手,俩人在"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"的评委和选手席上照了面。刘欢比戴志诚大五岁,那时已经是乐坛前辈,却一点没架子——戴志诚有次唱民歌跑调,急得后背冒汗,刘欢在场下比了个加油的手势,等他下台还拍着肩膀说:"嗓子条件好,就是得多磨磨。"

刘欢和戴志诚的关系

后来戴志诚调空政文工团,跟刘欢走的圈子更近了。真正让他们打出"组合拳"的,是1997年春晚。那年俩人合作了一个特别节目:刘欢站在台中央唱相约一九九八,戴志诚在后台负责和声编排,偶尔探出半个身子跟观众互动。后来回忆那晚,戴志诚在采访里说:"刘欢大哥那天嗓子有点哑,可开口还是稳得像钉在里头,我就知道,什么叫'老天赏饭吃'。"刘欢也提起过他:"戴志诚这人,不显山不露水,但心里有数,他设计的和声,能让我的嗓子'松口气'。"

合作:"我们不是兄弟,胜似兄弟"

在娱乐圈,"合作"二字说轻也轻,可能只是同台露个脸;说重也重,得掏心掏肺互相信任。刘欢和戴志诚,显然属于后者。2003年非典,北京城人心惶惶,刘欢牵头搞了"抗击非典公益演唱会",戴志诚二话不说推掉所有通告,跑去联系场地、协调艺人。有天深夜俩人在后台对节目单,刘欢突然问他:"你怕不怕?"戴志诚没抬头:"怕,怕你说我接电话慢了。"说完俩人一起笑了——那天的演唱会,刘欢戴志诚合唱朋友,唱到最后一句,台下观众全站起来跟着拍手,有人看见戴志诚抹了把眼角。

他们合作的从头再来,至今还是很多人心里的"励志神曲"。刘欢说,这首歌的编曲就是戴志诚熬了三个通宵改出来的:"原版太激昂,他说得给普通人留点喘息的缝儿,现在听,还是他懂。"戴志诚却说:"我哪懂啊?就是看他录到半夜,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又舍不得停,我在旁边急得直转悠,只能把编稿子改得再软点。"这种"你懂我未说"的默契,让很多人觉得他们比亲兄弟还亲。

微妙:"不是所有同行都是对手"

可偏偏,关系越是亲近,外界越爱找"裂缝"。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,刘欢演唱我和你,戴志诚作为音乐团队核心参与筹备,有人传"俩人因为选曲争执,差点翻脸"。后来刘欢在论坛上亲自辟谣:"吵是吵了,但不是为了抢风头。我说这首歌要'轻一点,像耳语',他说'刘欢你是不是傻,奥运会现场那么多人,耳语谁听得见?'最后我们折中,加了点弦乐,结果大家都听见了。"这段对话被翻出来后,不少网友感慨:"原来真正的同行,不是盼着你摔跤,是怕你摔跤时没扶稳。"

这些年,戴志诚慢慢转向幕后,做音乐总监、带新人,刘欢还是时不时站上舞台唱老歌。有人问戴志诚:"是不是觉得自己不如刘欢火了?"他正在调音台前头也不抬地说:"他火他的,我做我的,咱俩的赛道不一样,比什么?"说这话时,阳光从窗户照进来,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——倒是有几分"君子和而不同"的意味。

尾声:"时间是最好的过滤器"

去年刘欢生日,戴志诚发了一条朋友圈,配图是俩人2000年在后台的合影,刘欢笑着比耶,戴志诚站在旁边,手插兜一脸严肃,配文:"这小子,比我还显老。"刘欢秒回:"你懂啥,这叫'岁月不败美人'——不对,是'岁月不败唱歌的人'。"

看完这条动态我突然明白,娱乐圈的关系,聚散离合都太快,能像他们这样,二十多年既没刻意捆绑,也没互相拆台,反而在各自的轨道上互相托着点,确实难得。可能就像刘欢常说的那句话:"唱歌这事儿,得先学会听别人的歌,才能让别人听懂你的歌。"人与人之间,又何尝不是如此?

所以现在还问"刘欢和戴志诚什么关系"?我倒觉得,没必要用"知己""对手"这样的词框住他们。他们只是两个在时代浪潮里没走偏的音乐人,用最好的青春互相印证过,又在岁月里慢慢活成了对方的"老听众"——这就够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