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谁说新人歌手只能靠流量翻红?这个让“刘欢琦”三个字刷爆热搜的90后,凭什么靠“素人感”圈粉百万?

凌晨三点的练习室里,总有那么一盏灯比星子还亮。当95后女孩刘欢琦抱着吉他弹出第一个和弦时,门缝里漏出的光刚好落在她写满歌词的笔记本上——那页纸上用红笔圈着一句话:“音乐不是用来取悦别人的,是用来和自己较劲的。”

刘欢琦

没人能想到,这个一年前还在酒吧驻唱、连专业音乐都没系统学过的女孩,会因为一档音乐综艺里的改编翻唱,让“刘欢琦”从搜索栏里一个陌生的名字,变成全网讨论度最高的“宝藏新人”。

从“酒吧驻唱少女”到“综艺黑马”

刘欢琦

“其实我没想过自己会走到现在。”刘欢琦坐在练习室的长椅上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吉他弦的边缘,“以前在唱歌时,总有人说我‘声音没有辨识度’,‘长得不算惊艳’,那时候也怀疑过,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适合这行。”

2022年的夏天,带着攒了半年的门票钱和一台旧笔记本电脑,刘欢琦报名了某音乐选拔节目。初选时,她抱着吉他唱了首自己写的夏夜晚风,歌词里“地铁口的晚风卷着落叶,我的行李箱里装着昨天”的句子,让评委之一的知名音乐人李健当场红了眼眶:“现在的年轻创作者,很少能把生活写得这么有‘毛边感’了。”

真正让她出圈的,是节目里改编的经典老歌追梦赤子心。当别人用高音和技巧堆砌时,她去掉所有伴奏,只留一把吉他清唱,最后一句“感谢那个不放弃的自己”落下时,弹幕瞬间炸锅:“这哪是在唱歌?是在讲故事啊!”“刘欢琦的声音像一把钝刀子,慢慢往心里扎,却很暖。”

节目录制结束后,她的社交账号粉丝从几千涨到百万,酒吧驻唱时录的 demo 被粉丝扒出来,其中一首阳台上的猫在某音乐平台单月播放量破亿。有人问她“是不是终于等到伯乐”,她却笑着说:“其实伯乐不是别人,是那个每天在酒吧唱到嗓子沙哑、都没放弃写歌的自己。”

“素人感”是她最厉害的武器

在这个“人人设”横行的娱乐圈,刘欢琦的“素人感”成了她的独特标签。采访她会紧张得抠手指,直播间里会被粉丝的吐槽逗到笑出眼泪,甚至会因为忘词在舞台上跺脚——可这些“不完美”,反而让她离观众更近。

“有人说我‘不够精致’,但我觉得,真诚比完美更重要。”她记得有一次线下演出,有个女孩举着灯牌哭着说:“我去年失恋,就是听你的夏夜晚风熬过来的。”那天晚上,她多唱了一首安可,没带伴奏,就那么轻轻哼,台下的粉丝跟着她一起唱,声音大到能让整个场馆的墙壁震动。

她的歌词里,永远有最真实的生活细节。写加班地铁时,她刚结束一场通宵驻唱,挤在末班地铁里,看着周围同样疲惫的陌生人,突然就觉得“原来成年人的世界,连崩溃都是静音的”;写奶奶的蒲扇时,她翻出奶奶用旧毛线织的扇套,歌词里“扇出来的风里有槐花香,还有你手心的老茧”,让无数网友想起自己的童年。

“我不想当‘明星’,我想当‘朋友’。”这是刘欢琦常挂在嘴边的话。她从不刻意营造“完美形象”,会晒自己素颜涂着润唇膏的照片,会吐槽自己“唱歌跑调但爱唱到忘情”,甚至会和粉丝在评论区吵架“你听清楚,我说的是喜欢民谣,不是流行!”

下一个十年,她还想写“没被驯服的歌”

最近,刘欢琦在筹备自己的第一张专辑。她说里面没有“流量爆款”,都是些“不讨巧”的歌:“有一首写外卖员的歌,旋律很平淡,歌词像流水账,但我就是想把他们的故事唱出来。”

有问她“怕不怕没人听”,她只是低头拨弄吉他弦,说:“如果有一天,我的歌能让某个加班的人突然觉得‘啊,原来有人懂我’,就足够了。”

练习室的墙上,还贴着她刚来北京时写的便签:“音乐这条路黑得伸手不见五指,但我会一直走下去,直到把想唱的歌都唱完。”

窗外的天慢慢亮了,刘欢琦抱着吉他,轻轻哼起新写的旋律。那声音清亮又坚定,像清晨穿过云层的第一缕光——原来真正的宝藏,从来不是被包装出来的“完美”,而是带着生活温度的“不完美”。

所以你看,当很多人都忙着追逐流量时,总有人带着最真诚的歌,悄悄走进你心里。刘欢琦凭什么?凭她没被驯服的热爱,和始终如素的自己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