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为什么说刘欢的创作时代,堪称“从头再来”的音乐丰碑?

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,满屏幕的“速成爆款”和“流量神曲”,15秒就能抓住耳朵,却留不下一句完整的歌词。总有人感叹“现在的歌不好听了”,但你有没有想过——40多年前,有个歌手踏进歌坛时,压根没想过“爆款”这种事。他只抱着一把吉他,写着“普通人都能听懂的歌”,结果一不小心,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“活化石”。后来人们管他那个时代叫“刘欢的创作时代”,更有人干脆说:“他的歌,从来都是从‘头’再来——不为谁,只为一颗真心。”

从头再来刘欢创作的时代

从少年壮志不言愁开始:他撕开了体制内音乐的“包装纸”

要说刘欢的“从头再来”,得从他刚出道的那首歌说起——少年壮志不言愁。1987年,电视剧便衣警察热播,主题曲需要既有年轻人的热血,又要带点警察的责任感。当时找了不少歌手,不是觉得“太软”,就是觉得“太硬”。最后找到中央音乐学院刚毕业的刘欢,他拿着谱子琢磨了三天,愣是把美声唱法的胸腔共鸣,揉进了流行旋律里。

从头再来刘欢创作的时代

“几度风雨几度春秋,风霜雪雨搏激流”,前奏一起,那股子冲劲儿直接撞进人心里。要知道,80年代初的中国乐坛,主流还是“晚会风”的抒情歌,要么高亢到劈叉,要么婉转到腻歪。刘欢偏不,他像是个“破坏者”,用最实在的咬字、最扎实的节奏,撕开了体制内音乐的“包装纸”。这首歌火了以后,有人问他:“你就不怕被说‘太通俗’?”他当时就回:“好听就是硬道理,老百姓听懂了,才叫歌。”

这,就是他“从头再来”的第一步——不把自己当“艺术家”,只当“讲故事的人”。后来的心中的太阳我欲成魔,全是这个路数:不搞虚头巴脑的高音,不玩花里胡哨的编曲,就实实在在地唱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。就像乐评人李宗盛后来说的:“刘欢那会儿的歌,像冬天里的一碗热汤,不惊艳,但暖到人心里。”

弯弯的月亮和好汉歌:他让“融合”成了最好的创作

如果说少年壮志不言愁是刘欢的“破冰”,那弯弯的月亮和好汉歌就是他“再出发”的两座高峰——一座是“流行与民族的破壁”,一座是“传统与通俗的和解”。

1990年,陈凯歌拍霸王别姬,需要一首主题曲,要既有江南的婉约,又要有人生的沧桑。刘欢接下活儿,却没去采风“找灵感”,而是回了趟老家天津。他坐在胡同口,听着老太太们哼的童谣,看着天上的月亮,突然冒出一句“遥远的夜空,有一个弯弯的月亮”。这首歌没用任何传统乐器,连二胡都压着音量,就是简单的钢琴铺底,加上刘欢略带沙哑的嗓音,却把“思乡”这个老主题唱出了新味道。后来这首歌传到香港,许冠杰听了直呼“这才是中国流行音乐该有的样子”,连迈克尔·杰克逊的团队都来买版权——可惜刘欢拒绝了:“这歌是我的根,不能卖。”

1998年,水浒传拍完,导演施驾特找到刘欢,说“梁山好汉的歌,得有江湖气”。当时流行乐坛刮着“R风”,所有人都在跟风做快歌,刘欢却反其道而行:他跑山东农村,听老艺人唱水浒传的鼓子词,把“大河向东流”的民间小调揉进去,又加了点摇滚的鼓点。录的时候,制作人让他“再高八度”,他说“太高了不像好汉,得像大哥拍着肩膀说话”。结果好汉歌一播,火到什么程度?连菜市场卖菜的阿姨都在吼“路见不平一声吼”,后来还拿了“中国歌曲排行榜”年度金奖,到现在还是KTV的“必点神曲”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两首歌的创作,刘欢都干过“笨事”:弯弯的月亮改了7版编曲,好汉歌的副旋律写了17稿。有人问他“何必这么较真”,他说:“歌是唱给耳朵的,更是唱给心的。心没到位,耳朵听再多次也没用。”

从“歌手”到“音乐教父”:他把“创作自由”刻进了骨子里

有人统计过,刘欢30年的创作生涯,只出过5张专辑,却写了200多首原创歌;拒绝过300多个商演,却给50多部电影配了主题曲。这在外人看来“不划算”,但在他眼里,这才是“从头再来”的意义——不为名利所困,只为创作而歌。

90年代初,他火了之后,唱片公司逼他出“口水歌”,他直接说“爱出不出”;2000年后,综艺找他当导师,开口就是“别管流量,先把歌写好”;2020年,有人请他翻唱网红神曲,他笑着摇摇头:“那些歌来得快,去得也快,我不想糟蹋我的嗓子。”

他不是“不食人间烟火”,只是更清楚“什么值得”。在中央音乐学院当教授20年,他没教过学生“怎么写爆款”,只教他们“怎么守初心”:写歌前先问问自己“这唱的是不是心里话”,唱的时候别想着“讨好谁”,只想着“对得起听众”。他的学生萨顶顶后来成了歌手,记者问她“刘欢老师教了你什么”,她说:“他教我,做音乐要先学会‘舍’,才能‘得’——舍掉浮躁,才能得到真正的热爱。”

现在再看刘欢的创作时代,突然明白为什么有人说“那是‘从头再来’的黄金时代”——因为那时的音乐人,不怕“从零开始”,只怕“丢了初心”;不跟“风向”,只跟“心向”。就像刘欢在一次采访里说的:“创作就像爬山,有人嫌路远抄近道,有人愿意一步一个脚印。我选后者,因为山顶的风景,只有踏踏实实爬上去的人,才能看到。”

当我们在流量里焦虑,在速成里迷失时,或许该回头听听刘欢的歌——那些从“头”再来的旋律,藏着最朴素的真理:所谓“创作”,不过是“用真心换真心”;所谓“时代”,不过是“一群人守着一件事,做到底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