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还记得2015年春晚的灯光亮起来时,刘欢唱从前慢的那一分钟,全国观众集体安静下来了吗?我们究竟是被歌里的“慢”打动,还是被唱那首歌的人唱进了心里?

要说刘欢在春晚上的“非典型”时刻,2015年那首从前慢绝对排得上号。没炫技,没高音,甚至没有伴舞烘托,他就坐在一把椅子上,一身深色正装,灯光只打在他半张脸上,像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匠人。当时网上有人议论:“刘欢这是怎么了?春晚舞台不该是‘炸场’的吗?”可恰恰是这份“退后”,让这首歌成了那年春晚最让人记住的瞬间。

从前慢 刘欢 春晚

先聊聊刘欢这人。在华语乐坛,他早就是“活着的传奇”——80年代末就凭少年壮志不言愁火遍全国,后来在好汉歌里吼出“大河向东流”,那嗓音里的磅礴劲儿,让多少人觉得“这才是唱歌的底气”。但比起这些“燃爆”的作品,刘欢骨子里却藏着一股“慢”劲儿。他上中国好声音时,学员飙高音他冷静点评,别人争抢导师席位,他却总说“音乐得慢慢品”。这种“快”与“慢”的反差,恰恰是他最特别的地方——他既能在舞台上掀起浪潮,也能安静地把音乐的“魂”捧给你看。

再说从前慢这首歌。作词是木心先生那首著名的诗:“从前的日色变得慢,车马邮件都慢,一生只够爱一个人。”作曲的则是刘欢本人。很多人不知道,他选这首歌,其实藏着私心。2015年那几年,社会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,“996”“内卷”还没成为流行词,但每个人心里都绷着一根弦。刘欢在一次采访里说:“总有人问我音乐要追求什么?我觉得是‘真’——慢下来的生活,才是真实的;长久的感情,才是真的。”他把这种“真”,揉进了简单的钢琴伴奏里,用他那双唱过弯弯的月亮的手,轻轻拨开了时代紧绷的弦。

从前慢 刘欢 春晚

春晚舞台对明星来说,从来不是简单的“露脸”,是几亿人目光的聚焦,是“必须出彩”的压力。那年刘欢58岁,本可以选一首重头再来或者千万次的问这样的“老歌王炸”,稳稳拿下掌声和好评。可他偏不,他选了这首“不讨巧”的从前慢。后来他说:“春晚不该只有热闹,也得有‘留白’——让大家听完歌,心里能想起点什么。”结果呢?节目播出后,从前慢上了热搜,无数人留言:“听完突然想给爸妈打个电话”“原来慢下来,这么舒服”。甚至有90后在网上说:“以前总觉得春晚土,那晚刘欢唱的,我听了三遍。”

其实,从前慢里的“慢”,从不是真的要我们回到过去。刘欢用他那醇厚如老酒的嗓音唱的,是种“不慌不忙的底气”——对生活的底气,对感情的底气,对艺术的底气。就像他自己在歌里没唱出来的那半句:“从前的爱情简单,却抵得过时间流年。”而现在,我们刷着短视频赶地铁,用表情包代替真心话,反而更懂这种“慢”的珍贵。

这么多年过去了,春晚的舞台换了一拨又一拨明星,炫技的、流量的话题不断。可再提起2015年,很多人还是会模糊地记得:有个叫刘欢的人,唱了首从前慢,让我们在那个热闹的除夕夜,突然安静下来,想起了一些重要的事。所以你说,我们怀念的究竟是“从前慢”,还是刘欢唱这首歌时,那份能把人看懂的真诚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