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有没有人跟我一样,第一次听到刘欢拉二胡的浏阳河时,手里的筷子突然停在了半空中?

你敢信吗?那个在好声音里震碎耳膜的“大衣哥”,在欢乐颂里唱着“好汉歌”的刘欢,居然能抱着二胡,把一首老得掉渣的浏阳河,拉得像山涧里的泉水,又像田埂上的风,钻得人心里发酸发烫。

说到浏阳河,谁还没听过?湖南娃儿从小唱到大,“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”,可你听过二胡版的浏阳河吗?不是唢呐的热闹,不是钢琴的洋气,就是一把二胡,两根弦,硬生生把这首民歌拉成了“故事会”。

刘欢拉二胡,这事本身就透着股“反差萌”。他往台上一站,一米九的个子,肚子圆圆的,像极了邻家爱吃糖的胖大叔。可一旦琴弓搭上弦,整个人就跟换了个人——眼睛眯成一条缝,脑袋跟着节奏轻轻点,手指在弦上翻飞,时而快得像雨点打芭蕉,时而慢得像月光洒池塘。最绝的是他揉弦,手腕一抖一抖的,音色跟着“颤”,把那句“江边有个县啊”里的乡愁,颤得让人鼻子发酸。

二胡浏阳河刘欢

你仔细听他拉的开头,不是原曲的欢快,而是带着点叙事的沉静。二胡的“外弦”亮,像浏阳河的水面波光粼粼;“内弦”厚,像河岸边的老槐树根,扎得深扎得稳。到了副歌“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”,他突然加快弓速,手指“刮”一下滑过去,像船夫一桨荡开涟漪,后面跟着几个“跳弓”,音断意不断,像岸边洗衣的妇人笑出声来,余音绕在山谷里,好半天散不掉。

有人问:“刘欢不是唱流行乐的吗?怎么还玩起二胡了?”这你就外行了。他可是正经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,主修的是钢琴辅修二胡!早年间在校园里,人家就是“民乐+美声”双修的学霸。后来火了,整天泡在流行音乐圈,可心里那点对民族音乐的瘾,从来没断过。他说过:“乐器这东西,就像老朋友,多年不见,一握上手,就知道亲不亲。”

还记得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拉二胡,是在歌手的舞台上。那天他没选自己的成名曲,就拉了首关山月,琴声一起,台下歌迷都傻了——原来那个“高音怪物”,骨子里藏着这么温柔的“中国魂”。后来演浏阳河,他特意加了段华彩,把湖南花鼓戏的小调揉进去,二胡模仿花鼓的“小敲小打”,把“河边有个韶山冲”唱得活灵活现,连评委都直拍大腿:“刘欢这是把‘根’给刨出来了!”

你说浏阳河为什么能火几十年?因为它唱的不是河,是“回家”。刘欢拉二胡拉的不是曲,是“念想”。他拉琴时,总爱闭着眼,像在跟老祖宗对话。有一次采访他说:“小时候我姥姥总唱‘浏阳河’,说她小时候在河边洗衣裳,看见河里的月亮跟着船跑。我现在拉这首曲,总能看见她梳着大辫子,站在月光里冲我笑。”

如今再听刘欢的浏阳河,终于明白:经典从不是刻在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活在人心里的“老火慢炖”。二胡两根弦,拉不出百鸟朝凤的盛况,却能拉出每个中国人心底那条弯弯绕绕的河——河里有妈妈的饭香,有爸爸的蒲扇,有小时候踩过的青石板,有永远回不去的故乡。

所以下次你听到浏阳河,别急着跟着哼。闭上眼,想想刘欢抱着二胡的样子,听听那弦里的颤音——那不是技巧,是一个中国男人,藏在琴弓里的,最柔软的乡愁啊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