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讲台上的刘欢,和短视频里那个会写歌的老师,真的是同一个人吗?

上周三下午,临沂三小的语文组办公室里,刚批改完最后一本作业的刘欢揉了揉发酸的手腕,抬头看见学生把手机递到她面前:“刘老师,您快看!好多网友都在说您是‘最会写歌的语文老师’!”

屏幕里,一条 titled老师写的歌,全班学生都哭了的视频正在刷屏——画面里的她站在教室讲台上,抱着一把旧吉他,轻声唱着“粉笔灰落进您衣领,像您当年说的白玉兰会开遍山岗”,后排的学生有的抹眼泪,有的跟着哼唱,评论区里“这才是教育的温度”“想把这首歌放给所有老师听”的留言翻了上百层。

从“刘老师”到“刘欢老师”:那些写在备课本歌词里的温柔

临沂教师刘欢

在临沂三小教了12年语文的刘欢,总说自己“是个没什么特长”的普通老师。同事王姐却笑她:“你备课备到半夜写歌词,算不算特长?”

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。那年她带五年级,班里有个叫小雨的女孩,父母在外打工,总是闷闷不乐。作文里写“周末的饭桌上,只有妈妈留下的馒头和凉水”,刘欢看了心头一颤。那天晚上,她在备课本“课后反思”那一栏,没写教学改进,反而写了几句词:“书包里藏着半块橡皮,是你说要送给明天的自己……”

后来,她把这几句词谱上简单的调子,在班会课上唱给孩子们听。小雨低着头,眼泪掉在课本上,突然举手:“老师,我能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吗?”

从那天起,刘欢的备课本里开始多了这样的“特殊内容”。教桂林山水时,她写“漓江的水是绿色的纱,揉进竹筏上的晚霞”;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老槐树,她写“树洞里藏着我们的悄悄话,明年春天还在这儿发芽”。这些词曲大多诞生在深夜办公室,桌上是凉掉的粥,窗棂外是城市的星光,“写着写着,就觉得那些孩子好像都在身边,叽叽喳喳地说‘老师,这句写我们呢’。”

短视频火了之后:她怕学生“追星”,却成了学生的“星星”

今年春天,学生偷偷把刘欢弹吉他唱歌的视频发到了短视频平台,没想到像往水里扔了块石头——第一天播放量破10万,临沂本地的教育博主转发时说:“临沂的老师,是把日子过成诗了吗?”

但刘欢有点慌。她怕学生因为这些“副业”分心,怕家长觉得“不务正业”。那天早读课,她站在讲台上说:“老师写的歌都是假的,你们还是好好背课文吧。”

底下却有个男生喊:“老师!您写的夏天课桌里,‘风扇转啊转,转不走数学题的烦’,是真的!我们昨天还一边唱一边做题,居然做对了!”全班哄堂大笑,刘欢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,突然红了眼眶。

现在,学校的活动总有她的“节目”——教师节合唱时,她带着学生改歌词,“讲台三尺小天地,桃李万千天下行”;运动会结束后,她写首操场边的风,送给跑完800米还冲过终点的女生。有媒体来采访,她总说:“我没做什么,就是孩子们太可爱了。”

为什么是“刘欢”?因为我们想看见这样的“老师”

当“临沂教师刘欢”的话题登上热搜,有人评论:“终于不是‘老师打骂学生’‘老师有偿补课’的负面新闻了。”

是啊,我们总说老师是园丁,却忘了园丁也会被春雨打湿衣裳,会为一朵花开彻夜难眠。刘欢的歌里没有华丽的辞藻,没有刻意的煽情,只有“你摔倒了我会扶你起来”“你写错字我会帮你擦掉”最朴素的日常——可这些日常,恰恰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,却长大后才发现“原来那么珍贵”的记忆。

就像她在写给你的歌里写的:“你不是我的学生,是我的孩子啊。”这不是口号,是她批改了12年作业,听了12年“老师好”,把青春熬成白粥后,最真诚的心里话。

所以,当有人问“讲台上的刘欢,和短视频里那个会写歌的老师,真的是同一个人吗?”答案是:当然是。

一个是教孩子“横平竖直”的语文老师,一个是用“词句谱曲”的大朋友,本质上,都是那个想把自己所有温柔,都揉进粉笔灰里的普通人。

而我们需要的,不就是这样“普通”又“闪耀”的老师吗?

(文中学校名称、学生姓名均为化名,故事经主人公本人授权讲述)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