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在中国新声代3里藏着怎样的“音乐导师”不为人知的一面?

提起刘欢,你脑海里是不是先浮现出“春晚常客”“好声音导师”这些标签?还是从头再来里那个声音醇厚、自带故事感的大男孩?但如果我说,在中国新声代第三季的舞台上,这位“音乐教父”放下了一身光环,成了孩子们口中的“欢叔”,蹲在地上陪他们唱歌、急得比自己登台还紧张——你信吗?

中国新声代第三季的刘欢

2015年夏天,中国新声代第三季开播,刘欢接棒节目导师。当时很多人嘀咕:“刘欢老师那种‘殿堂级’的做派,能和小孩子们玩到一块儿吗?”结果第一期节目播出,不少人就被他“反差萌”圈粉了:别的导师坐在高高的导师椅上,他却总爱半倚在桌边,甚至蹲下来,和刚上台还攥着衣角的小选手平视说话。

“你不是紧张,是对这首歌有敬畏,对吗?”当10岁的李 korla 唱完往日时光,声音都在发抖,刘欢没急着点评,而是先递了瓶水,蹲下来问她。小姑娘愣愣点头,他却笑了:“你看,你唱的时候,我眼角都湿了——因为你唱的不是歌,是你心里的‘小回忆’。”那一刻,哪有什么“导师”的架子?分明是个耐心听孩子掏心窝子的长辈。

中国新声代第三季的刘欢

很多人以为,刘欢指导孩子,肯定会甩出一堆“专业术语”。错了。有个男孩子唱父亲,总跑调,急得直跺脚。刘欢没提“气息”“共鸣”,而是把他拉到身边:“你平时跟爸爸拌嘴,是不是都这样,理直气壮的?唱歌也是,把对老爸的‘小委屈’唱出来,跑调怕什么,反正他听不见。”一句话把孩子逗乐了,再唱时,声音里全是真情实感。

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,刘欢比孩子们还“护犊子”。有个叫李昕融的小姑娘,才8岁,唱我的梦忘词了,站在台上哭成泪人。其他导师还在委婉安慰,刘欢却直接打断:“哭什么!我当年在巴黎唱歌,忘词比你还惨,直接唱了首法语歌蒙混过关——来,欢叔教你,忘词的地方,改成打呼噜!”全场笑翻,小姑娘也破涕为笑,最后居然把“打呼噜”那段唱成了亮点,成了节目名场面。

后来有记者问刘欢,为什么对这么耐心?他说:“大人总说‘你要成为谁’,但从没人说‘你是谁’。这些孩子唱歌,不是要当歌手,是想唱‘自己’。”这话听着朴素,却戳中了多少家长的痛点?在节目里,他从不强迫孩子唱“成人的歌”,反而带着他们找“自己的声音”——有孩子爱打游戏,他就给改编王者荣耀的主题曲;有孩子喜欢古诗,他把苔谱成曲,让他们用童声唱出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”。

难怪节目结束时,孩子们围着他,有的扯他衣服口袋,有的帮他整理领带,还有个小女孩偷偷塞给他一颗糖:“欢叔,糖是甜的,你也是。”那一刻,摄像机外的刘欢,眼眶都红了。原来真正的“音乐导师”,不是教会孩子多少技巧,而是让他们敢唱、愿唱,在音乐里找到自己——这大概,就是刘欢在中国新声代3里,藏得最深的那份“不为人知”吧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