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中国好声音,你是不是下意识想起那英的“这英不好惹”,或是周杰伦的“哎哟不错哦”?但要是问“刘欢老师有没有坐过导师席”,不少人或许会愣一下——那个在乐坛封神唱好汉歌千万次的问的刘欢,好像确实没怎么在综艺里露过脸?等等,这可不一定!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刘欢和中国好声音到底藏着多少你没注意的交集。
先说结论:刘欢不仅去过,还是“压轴级”导师!
你可能记不清,但中国好声音确实有过“刘欢坐镇导师席”的高光时刻——就是2019年的中国好声音·巅峰之战!别急着反驳“不是年度导师是巅峰战导师”,咱得先说说这档特别节目:它是中国好声音推出到第六季时,邀请往季优秀学员回归,由四位“巅峰导师”带战队争夺最终总冠军的“终极篇”。而刘欢,正是那一年最受期待的“压轴导师”,和那英、庾澄庆、王力宏组成了“地表最强导师团”。
为什么很多人记错?三个“记忆漏洞”得补上!
第一,“年度导师”和“巅峰导师”容易混
很多人印象里,中国好声音的“常驻导师”才叫“好声音导师”,但2019年的巅峰之战本质是“特别篇”——节目当时想给老学员一个“终极舞台”,所以邀请了四位不同风格的顶级音乐人坐镇,刘欢就是其中的“专业定海神针”。因为不是常规的“选战导师”,所以观众下意识把他归为了“客串”,其实他的份量和影响力一点儿不输常驻。
第二,刘欢的“低调style”太抢戏又太不抢镜
你想想刘欢在节目里的样子:穿着朴素的白衬衫,戴着标志性黑框眼镜,点评时总是先推推眼镜,慢悠悠开口:“这个编曲其实可以再留白……” 他不像那英那样直接喊“我想要”,也不像王力宏总用“专业术语”砸人,但他说过的每一句话,都带着“乐坛教父”的分量。
比如有学员飙高音,他笑着说:“音准没问题,但高音不是‘喊’出来的,是‘飘’出来的,你得让声音像羽毛一样,轻轻落在观众心里。” 这话一出,连场外的周杰伦(当年的导师嘉宾)都忍不住点头:“对啊,音乐里最重要的,是‘情’。”
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专业,反而成了“记忆难题”——太有深度了,反而不如综艺名场面“出圈”,很多人只记得“那英抢学员哈哈笑”,却忘了刘欢在角落里默默给学员调整呼吸节奏的画面。
第三,节目更名让你“穿越”回了新歌声时代
你有没有可能记错时间线?2016年中国好声音改名叫中国新歌声,2018年才改回原名。而刘欢参加的2019年,已经是恢复本名后的第三季。很多人可能把“新歌声”和“好声音”记混了,加上那英和哈林(庾澄庆)从第一季就当导师,观众对他们的“固定搭配”印象太深,自然忽略了“新面孔”刘欢的加入。
为什么是刘欢?节目组想说的都在他身上
2019年的巅峰之战,要的不是“流量导师”,而是“音乐最后的底线”。刘欢是谁?他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登上“世界音乐奖”舞台的歌手,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也是千万次的问里“我在梦里呼唤你”的深情。他的歌坛地位,就像“活的音乐百科全书”。
节目组选他,就是看中了他的“不妥协”。比如有个学员改编经典民歌,加了很多电音元素,刘欢直接说:“传统民歌的‘魂’你不能丢,电音是调味剂,但不能把‘主菜’盖住了。” 这句点评,后来被很多音乐博主称为“编曲课的教科书”。
那英当时就说:“有欢哥在,我们这些‘老江湖’也得收着点儿说话,生怕说错什么耽误了孩子。”
最后问一句:你真的“没见过”刘欢在好声音的样子吗?
去搜搜2019年中国好声音·巅峰之战第一期,刘欢穿着白衬衫弹着钢琴,和学员合唱弯弯的月亮的视频——他轻轻哼着“谁来鸣奏这人生的感叹”,眼里闪着光,那画面,比任何综艺名场面都动人。
有时候我们“记不得”一个人的出现,不是他没来,而是他的好,太深太沉,需要静下心来才能品出味道。刘欢在中国好声音或许没有“撕名牌”式的爆点,但他用26年的音乐积累,告诉所有人:什么是真正的“以歌为尊”。
所以,下次有人说“刘欢没在好声音过”,你可以笑着回他:“那你得去看看2019年的巅峰之战,那才叫‘神仙打架’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