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“中国好声音刘欢坐镇哪几季?那些被‘老艺术家’点亮的学员,你还记得几个?”

提到中国好声音,很多人的记忆里或许有周杰伦戴着墨帽耍帅、那英叉着腰说“这姑娘跟我有缘”,但刘欢坐在导师椅上的那两年,却总像一坛埋了多年的老酒初启封——初听可能不如流行曲抓耳,细品却满是音乐人骨子里的诚恳与厚重。这位华语乐坛的“活化石”,究竟是在哪几季留下了他独特的“刘氏点评”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,顺便聊聊那些年跟着刘欢“出圈”的学员。

2015第四季:刘欢的首秀,一场“学院派”与“人间烟火”的碰撞

2015年,第四季中国好声音突然官宣刘欢加盟,当时不少观众嘀咕:“刘欢老师?这节目不是拼唱功、拼感染力吗?他那么‘正’,能跟选手玩到一块儿吗?”结果播出几期后,大家发现:刘欢可能是在“跨界”,但他带来的,却是节目里从未有过的“音乐课”。

中国好声音哪几期有刘欢

这一季的导师阵容堪称“神仙打架”:刘欢、那英、庾澄庆、周杰伦。刘欢的位置很特别——他不像其他导师那样“抢人”时激情四射,却总能在学员唱完后,用几句“扎心”又走心的点评让人记住。比如有个叫张姝的学员,唱了一首爵士版的男人海洋,刘欢听完没急着夸,反而先问:“你为什么要选这首歌?你想用它表达什么?”当张姝说自己想用爵士的慵懒唱出成年人的遗憾时,刘欢点头:“音乐不是炫技,是把心里的东西掏出来给人看。”

这一季刘欢带的学员里,最出圈的当属贝贝(张贝贝)。这个来自新疆的姑娘,唱民谣时带着一股不羁的劲儿,选了一首永隔一江水,刘欢直接转身,说:“你的声音里有风沙,但也有故事,我们组要的就是这种‘不精致的真实’。”后来贝贝淘汰时,刘欢在后台偷偷抹眼泪的画面,让不少人第一次发现:这位在舞台上永远从容的“老艺术家”,其实藏着一颗柔软的心。

第四季的刘欢,像极了音乐里的“定海神针”——他不需要用话筒抢风头,却用每一句点评告诉你:什么是“对音乐的爱”。

2016第五季:王者归来,“刘班底”的坚守与传承

2016年,第五季中国好声音如期而至,刘欢没走。这一季,他继续带着自己的“刘班底”迎战,而且这次,大家都懂了:刘欢来这节目,不是来“当明星导师”的,是来“找音乐传人”的。

这一季的学员里,扎西平措这个名字注定会被记住。这个来自西藏的大学生,唱春天里时自带一股高原的直率,刘欢听完后没鼓掌,反而问:“你知道这首歌为什么能打动人吗?因为它唱的是‘不甘心’,是每个普通人都想喊出来的东西。”后来扎西平措一路冲到冠军,决赛夜唱阿妈,刘欢在后台跟着哼,眼角都泛了红——后来采访他说:“那孩子唱的不是歌,是他从家乡带来的风,我好像跟着他,又回到了阿里。”

还有单依纯?不,第五季还没她呢!但这一季有个叫单泽天的男孩,唱南山南时声音里全是少年气,刘欢点评时说:“年轻人唱歌,别总想着‘震撼’,有时候‘轻描淡写’的力量,反而更戳人。”后来单泽虽然没走很远,但很多观众记住了这个被刘欢说“像一杯温水,越喝越有味”的学员。

第五季的刘欢,比第四季更“放得开”。他会和周杰伦开玩笑“你写的歌太绕,我都听不懂”,也会在庾澄庆搞怪时跟着笑,但一到点评环节,马上变回那个“较真”的音乐人:比如有学员飙高音,他会摇头:“高音不是喊破嗓子,是把力气用在最该用的地方,比如心里最沉的那句词。”

刘欢在好声音的“不一样”:他不是“造星”,是“种音乐”

为什么很多人提到刘欢在好声音的表现,总说“跟别人不一样”?其实就一点:他从来没把自己当“导师”,而是当“音乐同行”。

别的导师可能会说“选我,我能让你火”,刘欢会说“选我,我们一起把歌打磨好”;别的学员可能想“炫技证明自己”,刘欢会给泼冷水:“技巧是工具,不是目的,你心里想说的,才是歌的魂”。就像第四季有个学员唱英文歌,发音特别标准,刘欢却问:“你唱这首歌时,有没有想起过自己小时候的事?如果没有,那它只是一串漂亮的音符。”

这种“去功利化”的态度,反而让学员们敢于露出最真实的一面。所以你会发现,刘欢带的学员,可能不是流量最高的,但一定是“最像歌手”的——他们唱歌时眼里有光,说起音乐时话里带着热,就像当初刘欢自己站在舞台上时那样。

如今回看刘欢坐镇的两季好声音,突然明白为什么节目组会请他:在娱乐至死的年代,总需要有人告诉你“音乐不是快餐,是需要慢慢品的”。你是不是也还记得,当年守在电视前,等刘欢那句“我再说说我的看法”的夜晚?你心里那首跟着刘欢“记住”的歌,又是什么呢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

中国好声音里真的没有刘欢吗?

中国好声音里真的没有刘欢吗?

作为一名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运营专家,我时常被粉丝问起这个问题:“中国好声音里到底有没有刘欢?”每次听到这个疑问,我都忍不住想笑...

热门歌手 2025-09-11 21:55:27 0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