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说真的,这世上能把“实力派”和“娱乐圈一朵鲜花”两个标签焊在同一个人身上的,除了刘欢,还能有谁?

1987年的北京,刚刚捧起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通俗唱法金奖的刘欢,站在春晚后台镜子前整理西装领子。旁边的导演凑过来打趣:“小刘啊,你这模样搁现在,追你的姑娘能从北京站排到你家楼底下。”他挠挠头,不好意思地笑了,露出两颗小虎牙——那时候没人能想到,这个被叫“校园男神”的年轻人,日后会成为华语乐坛的“活化石”,而“刘欢是朵鲜花”的说法,会在几十年后突然在互联网上翻红,让无数网友笑着感叹:“原来我们都小看他了。”

一朵鲜花是刘欢

你以为的“鲜花”,是年轻时能打“男神脸”

要说刘欢年轻时是不是“花”,咱们得看老照片。1985年,他在首都师范大学读大二,参加北京高校英语歌曲大赛,穿着白衬衫站在操场舞台上,一开口就是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。台下评委直接站起来鼓掌——那会儿他还没系统学过声乐,全凭着老天赏饭的一副好嗓子,和浑然天成的舞台感染力。后来他接拍电影北京你早,演了个阳光的大学生,导演夸他“眼神里有光”,不像演员,像邻家大哥。

一朵鲜花是刘欢

最绝的是1988年,他给电视剧便衣警察唱少年壮志不言愁。录歌时他在棚里吼了一整天,嗓子哑得说不出话,可画面里穿着警服的他,眼神坚定得能烧穿屏幕。那时候的歌迷给他写信,一半夸他“唱到人心里去”,一半问:“刘欢老师,你是不是模特出身啊?这身材比例,比当时流行的奶油小生还打眼。”

你看,年轻时的刘欢,确实担得起“鲜花”二字——不是现在说的“小鲜肉”,而是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、带着少年气的“蓬勃感”。眼神干净,唱歌有劲儿,站在那里不用开口,就知道是块好料。

一朵鲜花是刘欢

其实“鲜花”藏在细节里,是女儿口中的“老宝贝”

可为什么现在年轻人提刘欢,总笑着说“原来他是朵花”?还不是因为他太反差萌了。

在中国好声音当导师时,他总戴顶帽子,坐着轮椅上场——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膝盖积水严重,疼到站不直。可就算这样,点评学员时照样“火力全开”,拍着桌子说:“你这歌里有故事!把故事唱出来!有人笑他“老顽童”,可转头看到女儿刘一丝,他又成了“女儿奴”。早年女儿在综艺里说“爸爸最宠我,我想吃什么他都给我买”,镜头外的刘欢抱着胳膊笑,眼里全是藏不住的温柔。

去年有网友翻出旧视频,发现他给女儿过生日,偷偷准备了她最爱吃的奶油蛋糕,结果自己先咬了一大口,奶油蹭在鼻尖上,像个偷吃糖的孩子。主持人调侃:“刘老师,您这哪是导师,分明是‘女儿国国王’啊!”他抹了把脸,理直气壮:“当爸爸的,不都得当女儿的‘老宝贝’吗?”

你看,真正的“鲜花”,从来不是靠浓妆艳抹,而是靠对生活的热爱,对家人的珍视。刘欢的“花”,是藏在皱纹里的柔软,是藏在调侃下的深情,是60岁的人了,还能为女儿的小心愿偷偷开心半天。

最难得的“花”:把日子过成诗,把音乐熬成金

有人说:“刘欢早就过气了,现在年轻人谁还听他的弯弯的月亮?”可你翻翻评论区,会发现95后、00后都在说:“这是我爸妈那代的歌,但我觉得越听越有味道。”

为什么?因为他的歌里有“烟火气”。弯弯的月亮里唱的“遥远的夜空,有一个弯弯的月亮”,唱的不是情情爱爱,是对家乡的想念,是对成长的感悟;好汉歌里的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唱的不是江湖豪气,是对普通人的歌颂,是对生活的热爱。他从不搞花里胡哨的噱头,就是安安静-写歌、唱歌,把日子里的酸甜苦辣酿成旋律。

这些年他身体不好,发福得厉害,有人开玩笑说他“胖成了一朵花”。他从不生气,反而自嘲:“我这叫‘幸福的重量’,唱歌要稳,生活要‘厚’,太瘦了可不行。”他不开直播,不炒CP,就在家里陪着老婆孩子,偶尔写写歌,做做音乐节目。有人问他:“您就不怕被年轻人忘了吗?”他摆摆手:“忘不了就听着,忘了就等想起来再听呗,音乐又不是快消品,得‘熬’。”

熬得住岁月,守得住本心,这大概就是刘欢最“花”的地方吧——60岁的人了,还像个少年一样执着于自己的热爱,像个孩子一样对生活充满好奇,像个父亲一样温暖又包容。

说到底,娱乐圈的“鲜花”有很多,有的靠颜值昙花一现,有的靠炒作博眼球,而刘欢这朵“花”,是靠实打实的才华、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和对生活最真诚的热爱,活成了“不谢的传奇”。

所以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是朵花”,别急着笑,跟着一起叹口气吧:“这朵花,可真香啊。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