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点时间,就想着捣鼓点前阵子偶然又听到胡彦斌那首《葬英雄》,不知道咋回事,这回听感觉特别不一样,心里头有点堵得慌,就想着得干点光听不过瘾。
动手的念头
一开始也没想好具体要弄就是觉得这歌,有股子劲儿,苍凉、悲壮,又有点不甘心的感觉。脑子里就闪过很多画面,什么古战场,末路英雄,还有就是时间过得真快,好多人好多事就这么过去了。
我就琢磨,能不能把这种感觉给它弄成个看得见的东西?不是说要搞多专业,就是自己一个记录,一个念想。
找材料,开干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第一步,先把歌找 这个简单,电脑里翻了翻,找了个音质还算可以的版本。反复听了几遍,熟悉熟悉旋律和情绪的起伏。
第二步,找配图或者视频。 这是个麻烦事儿。我想要那种能体现“英雄迟暮”或者“时过境迁”感觉的素材。翻箱倒柜找了些以前拍的照片,有些是旅游时拍的古迹,有点断壁残垣的意思;有些是拍的黄昏、落叶,感觉时间感比较强。还在网上扒拉了些没有版权问题的公共素材,比如一些黑白的历史人物模糊影像(当然不是特指谁,就是那种感觉),还有些象征性的画面,像风沙、流水啥的。
材料凑得七七八八,就开始动手做了。我没用啥高级软件,就电脑自带的那个简单视频编辑工具,或者手机上那种能拼图、加音乐的小APP也行,哪个顺手用哪个。
捣鼓的过程
过程挺笨拙的。
- 先把音乐拖到时间轴上。
- 然后开始铺图片和视频片段。一张接一张,一段接一段。
- 关键是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情绪来。 比如前奏比较缓,我就用些静态的、比较空旷的画面。到了副歌,情绪上来了,就用些冲击力强点儿的,或者切换快一点。
- 调色调。尽量往“旧”或者“冷”的色调上靠,弄得灰蒙蒙的,感觉更有那味儿。
- 加转场。试了好几种,选了最简单的淡入淡出,觉得花里胡哨的反而破坏气氛。
弄的时候就在想,啥是英雄?项羽算,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,不也“乌江自刎”。还有那些历史书里的人物,当时再风光,不都尘归尘土归土?“浪花淘尽英雄”,老祖宗的话真没错。这歌,这事儿,就是在消化这种感觉。
这过程挺费时间的,反复调整。有时候觉得这图配这句歌词差点意思,就换一张;有时候觉得节奏不对,就重新剪辑。中间还卡壳了好几次,软件闪退,素材找不着,都挺磨人的。
弄完了
捣鼓了两三天,算是弄出来一个几分钟的小短片。自己从头到尾看了几遍,说不上多但就是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,有点那个意思了。画面配上音乐,那种苍凉感、无力感,还有一丝丝敬意,好像都出来了点。
也没想着给谁看,就自己存着。对我来说,这个“葬英雄”的过程,重要的不是那个成品,而是我动手去“葬”——去回顾、去感受、去整理那种复杂情绪的这个过程。通过做这么个小玩意儿,心里头好像也顺畅了点,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这就是我这回实践“葬英雄”的全过程,挺简单的,就是瞎琢磨、瞎动手,但感觉还挺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