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,今天就来聊聊家里那个“玩不起”的小家伙。
事情是这样的,就前几天,晚饭后想着陪孩子玩会儿,放松一下。翻出来一盒飞行棋,想着这个简单,规则也清楚。一开始还挺好,大家有说有笑,扔骰子,走棋子,气氛挺融洽。
转折点发生在哪?就在我运气连续掷了几个6,一下子就把他堵在家里的一架“飞机”给打回去了。这下可小家伙脸立马就垮了。
我当时还没太在意,就笑着说:“运气不下次加油。”
结果,他“哇”地一声就哭出来了,一边哭一边把棋盘上的棋子扒拉得到处都是。“不玩了!你耍赖!你运气那么” 眼泪鼻涕糊了一脸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有点火大。多大点事儿?玩个游戏嘛输赢很正常,怎么就反应这么激烈?差点就想训他几句,什么“男子汉大丈夫,流血不流泪”之类的大道理。
但是我忍住了。看着他那委屈又愤怒的样子,我突然意识到,对他这个年纪来说,可能输赢真的挺重要的,他不是故意捣乱,是真的难受。
冷静下来,我做了几步
第一步,先处理情绪,不是讲道理。 我把他拉到怀里,递给他纸巾擦眼泪,没说话,就轻轻拍着他的背。等他哭声小一点了,我才开口。
“我知道你输了很难过,感觉很不爽,对不对?” 我试着用他的话说。他抽抽搭搭地点点头。
“爸爸有时候玩游戏输了,心里也会有点不开心。” 我先跟他共情一下,让他知道这种感觉不是丢人的事。
第二步,简单说说规则和事实。 等他平静一些了,我才把棋子大概捡回来,指着棋盘说:“你看,游戏规则就是这样的,掷到几就走几步,有时候运气有时候运气不爸爸刚才运气下次可能就轮到你了。这不是耍赖,是游戏的一部分。” 我尽量说得简单,没扯太多。
第三步,转移重点,强调过程。 “但是你看,刚才我们一起扔骰子,一起往前走,是不是也挺开心的?玩游戏主要是大家一起玩的过程有意思,不是非要争第一名。” 我试着引导他关注游戏本身的乐趣,而不是只盯着输赢。
第四步,提供选择,下次再来。 我没强迫他马上继续玩,就说:“今天心情不咱们可以先不玩了,去看看书或者搭积木?等下次心情好了,想玩了,我们再来挑战一次,怎么样?” 给他一个台阶下,也暗示了“下次还有机会”。
后续和反思
那次之后,是不是他就立马变得输得起了?并没有。
后来玩别的游戏,比如扑克比大小,或者赛跑,输了还是会不高兴,但程度轻了很多。有时候只是撅撅嘴,或者嘀咕一句“真倒霉”,但很少再有那种崩溃大哭、掀桌子的情况了。
- 我发现,关键还是在于大人怎么引导。不能在他情绪激动的时候硬灌道理,得先接纳他的情绪。
- 还有就是,我自己也得做好榜样。有时候跟他玩,我故意输几次,然后表现得很坦然,笑着说“你赢了,真厉害!下次我争取赢回来”,让他看到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。
- 再有就是,多强调努力和进步,而不是单纯的结果。比如他画画有进步,或者搭积木搭得更稳了,及时表扬。
说白了,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,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。就得一次次实践,一次次引导。“玩不起”是孩子在表达他的挫败感,咱们做家长的,得读懂这信号,然后耐心点,帮他慢慢学会怎么面对输,怎么处理自己的小情绪。这过程,累是累点,但看着他一点点进步,还是挺值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