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“爱我”这三个字,以前总觉得有点…不知道怎么说,像是句口号,或者小孩子撒娇要糖吃的感觉。
好多人都说,表达爱嘛不就是说“我爱你”,或者送点礼物啥的。听上去挺简单的。
但我自己琢磨了挺久,尤其是在过日子这事儿上,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。
我的实践过程
我也学着人家那样,嘴上说得多,什么“爱你”,“想你”,挂在嘴边。觉得这样对方就能感受到,就能满足那个“爱我”的潜在需求了。
时间长了,发现这招不太灵。话说多了,对方好像也麻木了,没啥感觉。有时候吵架了,说“我爱你”反而像是在敷衍,更火大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后来我就想,是不是得来点实际的?行动总比嘴说强? 那段时间我就开始琢磨怎么用行动表示。
试着多做点家务。以前可能油瓶倒了都不扶,后来就主动洗碗、拖地。
她/他随口提过的东西,我记下来,找机会买了。比如上次说哪个牌子的咖啡好喝,我就偷偷下单了。
下班尽量早点回家,不总在外面应酬或者打游戏,多点时间陪着说说话,哪怕就是一起看看电视。
对方累了或者不舒服的时候,能搭把手,或者给倒杯热水,捏捏肩膀啥的。
这么搞了一段时间,确实比光说不练强点。感觉关系是实在了些。但也不是万能药。 有时候我累死累活做了半天,对方好像也没啥特别反应,或者觉得理所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。感觉像是完成任务,不太对劲。
我就又开始反思。问题出在哪儿?是我做得不够多?还是方式不对?
折腾来折腾去,我才慢慢咂摸出点味儿来。关键好像不是“我说什么”或者“我做什么”,而是“对方感受到什么”。
这玩意儿挺玄乎的,得用心去观察,去沟通。不是那种程式化的问答,“你想要什么?” 没人会直接告诉你标准答案。就是平常聊天,看对方的反应,听她/他抱怨什么,羡慕什么,琢磨她/他真正需要的是
比如,有时候对方抱怨工作累,可能不是需要你帮她/他解决工作难题,可能就是需要你安安静静听她/他倒倒苦水,说一句“辛苦了,真不容易”。
有时候对方说羡慕别人家怎么怎么样,可能不是让你也立马去买个同款,而是希望你能理解她/他对生活的那份期待,或者只是需要一点情绪上的认同。
还有的时候,可能啥也不用做,就是静静地陪在身边,让她/他知道你在这个家里,心里踏实,这就够了。
实现的感受
所以现在再琢磨“爱我”这几个字,感觉它不是一句请求,更像是一种结果。是你持续地去做了、去观察了、去理解了,并且用对方能接收到的方式表达出来了,对方心里自然而然生出来的一种感觉:“这个人是爱我的。”
这个过程挺费劲的,比单纯说“我爱你”或者闷头做事情要复杂得多。它需要你放下自己的很多预设,真正去“看见”对方。
这玩意儿,真急不来,得慢慢磨,是个良心活儿。 实践到我也不敢说自己做得多但至少明白了方向,知道光喊口号或者光使蛮力是不行的。得用心,用脑子,还得有耐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