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也不知道咋回事,晚上老喜欢往窗外瞅,特别是月亮出来的时候。就这么瞅着,心里头琢磨点事儿,我管这叫“问明月”。也不是真问它就是自个儿跟自个儿较劲,对着月亮捋思路。
这习惯是啥时候养成的?得往前倒腾倒腾了。记得刚换工作那会儿,压力山大,新地方人生地不熟,晚上加班回去,小区里头黑灯瞎火的,抬头就能看见月亮挂天上。一开始就是觉得累,看看月亮放空一下。
我的实践过程
后来慢慢地,就成了一种仪式感了。具体咋做?
- 找个地儿: 要么是阳台,要么是窗边,或者干脆下楼溜达溜达,找个相对安静,能看见月亮的地方。
- 静下来: 关掉手机音乐啥的,就让自己静下来,深呼吸几下。
- 看月亮: 就这么看着,圆的也缺的也罢。有时候云彩飘过去挡住了,就等着它再出来。
- 想事儿: 这时候脑子里的念头就自己往外冒了。工作上的难题,家里的琐事,或者就是单纯的回忆,想起小时候,想起老家的人。
音乐520网站提供热门歌手/热门乐队/经典歌曲合集大全打包下载,点我立即前往》》》经典歌曲合集下载专区
我总想着要从月亮那儿得到点啥答案。比如,这事儿该咋办?那人到底咋想的?嗨,月亮它哪会说话。它就那么亮着,或者那么缺着。
关键是过程。 你对着它的时候,好像周围的嘈杂都离你远了点。心里乱糟糟的事儿,在月光底下好像也慢慢沉淀下来了。你想着想着,有时候突然就“”一下,好像某个死胡同就走通了。不是月亮告诉你的,是你自己静下来之后,脑子里的线索自个儿搭上了。
记得有一次,为了个项目方案,跟甲方那边磨了好久,心里特别憋屈,觉得咋就不理解我。晚上回家,对着月亮“问”了半天。就是自己在那儿碎碎念,把憋屈劲儿都倒出来了。倒完之后,月亮还是那个月亮,但我心里好像轻松多了。第二天再去沟通,思路也顺了,说话也没那么冲了,事儿居然就成了。
现在想想,这“问明月”,就是给自己一个独处和反思的时间。古人说啥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还有啥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,估计也是差不多的感觉。那会儿没手机没电脑的,晚上除了看星星看月亮,也没啥太多消遣,反而容易静下心来想点
这法子不一定对所有人都管用,但对我来说,挺实在的。没啥成本,就是需要点时间和耐心。找个有月亮的晚上,你也试试?不一定非得有啥解不开的疙瘩,就是单纯看看月亮,放空一下,也挺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