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一头三十多年的长发说剪就剪,我们怀念的究竟是他的头发,还是那个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刘欢?

前阵子刘欢在社交平台晒出新发型的视频,镜头里他站在镜子前,原本及肩的长发被修剪成利落的短发,露出光洁的额头。评论区瞬间炸了锅:“刘欢老师剪头发了?”“这发型也太精神了吧!”“突然好怀念他以前唱歌时甩头发的样子”。

剪发刘欢

不少人说,看到短发的刘欢,好像突然从记忆里拽出了上世纪90年代的画面——央视舞台上,他穿着格子衬衫,长发松散地披在肩上,扬起下巴唱好汉歌,一句“大河向东流啊”吼得大地都在发颤。那时候的他,头发好像比歌还出名,是“音乐才子”的标配,是大众心里“刘欢味儿”的一部分。

可这次剪发,刘欢没搞什么“郑重声明”,就是对着镜头咧嘴一笑:“剪完还挺凉快,准备从头再来。”这句话像把钥匙,突然打开了很多人对“刘欢”的记忆匣子:我们为什么总惦记着他的长发?难道真是因为“长发=艺术家”的刻板印象吗?

剪发刘欢

头发之外,是刘欢的“反套路”人生

其实翻翻刘欢的演艺史,头发从没成为他的“枷锁”。80年代末刚出道时,他留着复古背头,唱少年壮志不言愁,眼神里是愣头青的热血;90年代长发飘飘,唱千万次的问,又多了点摇滚人的不羁;后来胖了,头发也渐渐稀疏,但他没藏着掖着,该唱歌唱歌,该做节目做节目,连中国好声音里“导师刘欢”的形象,也是顶着微秃的额头,笑着说“学员的声音有故事”。

剪发刘欢

他总说:“头发嘛,长了剪,剪了长,都是小事。”可在娱乐圈这个“形象大于天”的地方,他愣是把“头发”过成了“小事”。记得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“担心发际线后移影响形象吗”,他挠了挠头:“发际线后移可以,但不能往后退呀,得往前走,艺术创作得往前看不是?”这话逗笑了全场,也说透了他的通透——比起纠结“看起来怎么样”,他更在意“内心装什么”。

长发剪了,但“刘欢味儿”从未变

这次剪发后,有网友翻出他去年在综艺里的片段,有次聊到音乐创作,他说:“现在的歌儿,有时候太讲究技巧了,反而不像人话。我以前写歌,就在胡同口大槐树下,抱着吉他瞎哼,哼到哪儿算哪儿,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。”这话像不像二十年前他在舞台上吼好汉歌时的样子?那会儿没人教他“流行音乐怎么红”,他就是用最本嗓、最直白的方式,把北方的豪爽、文人的风骨,吼进了全国老百姓的心里。

有人说,刘欢的长发是“知识分子的浪漫”,可浪漫哪能是长发定义的?他捐建小学、资助贫困生、当环保志愿者,这些事里哪件和“长发”有关?他唱歌时总喜欢闭眼,好像整个人沉浸在音乐里,那专注的样子,不管是长发还是短发,都像个在自家后院唱歌的老邻居——舒服、真实,不装。

我们为什么会对“剪发”如此敏感?

说到底,我们怀念刘欢的长发,可能不是怀念头发本身,而是怀念那个“不追求人设”的时代。那时候的明星,不用天天发营业照凹造型,也不用靠热搜博眼球,刘欢靠弯弯的月亮火,毛宁靠涛声依旧红,他们就是好好唱歌,好好做事,观众就记住了他们的歌,更记住了他们的人。

现在的娱乐圈,“换发型”往往和“转型”“洗粉”挂钩,可刘欢的剪发,就是单纯的“凉快”“想换换心情”。他不需要靠改变形象证明自己,因为他的“价值”,早就在三十多年的音乐作品里、在那些实实在在的公益行动里,在观众心里扎了根。

所以你看,刘欢剪了头发,依旧是那个站在台上吼一嗓子,就能让全场跟着唱的刘欢。他的长发或许成了过去式,但那种“把音乐当命,把观众当朋友”的劲儿,永远都是进行时。

下次再听到好汉歌的前奏,或许我们还是会想起那个甩着长发的身影,但更该记住的,是那个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:真正的“经典”,从来不在发型里,而在你用心走过的每一步里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