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不止是歌王?他另一个身份“制冰师”,你真的了解吗?

说起刘欢,你会想起什么?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弯弯的月亮里温柔缱绻的嗓音,还是春晚舞台上那个稳如磐石的“音乐教父”?但比起这些聚光灯下的标签,私下里的刘欢,还有一个让很多人意外的身份——制冰师。你没听错,就是那个把水变成冰,还能在冰块里“玩出花”的制冰师。

制冰师刘欢介绍

从音乐厅到冰块:歌王怎么就成了“冰块控”?

你可能不知道,刘欢的制冰之路,始于一场“对完美的偏执”。早些年演出后,他总喜欢在家小酌一杯,却发现市面上的冰块要么有杂质,要么融化太快,把好酒的风味都“泡”没了。“喝口酒,冰先化完,那还叫享受?”他跟朋友开玩笑时说。后来一不做二不休,干脆自己琢磨制冰。

制冰师刘欢介绍

最开始就是买家用制冰盒,冻出来的冰块不是缺角就是中间有气泡,他盯着冰块看了半天,突然来了句:“这跟我当年录音时修音似的,细节不到位,整体就没灵魂。”这句话后来成了他制冰的“指导思想”——做冰和做音乐一样,得对原料、工具、每个步骤都较真。

“制冰师刘欢”的“手工课”:一块好冰的诞生记

制冰师刘欢介绍

刘欢的制冰台,堪称音乐人的“手作工作室”。他不用普通自来水,坚持用 filtered water(过滤水),“矿泉水太硬,蒸馏水没味道, filtered water 刚好,冻出来冰块透亮,敲起来还有清脆声”。模具也五花八门:从大的方形冰块(适合威士忌)、球形的冰球(适合鸡尾酒),到带凹槽的“老冰砖”(能挂满酒液),每个他都买了好几种,对比着冻。

最绝的是他对温度的把控。普通家用冰箱冻冰,温度大概在-18℃,但他发现“速冻出来的冰太脆,融化时一股脑化,慢冻又费时间”。后来他索性把冰箱温度调到-12℃,让冰块慢慢结晶,“这样冰里的气泡都跑出来了,结构更紧实,融化时一滴一滴的,酒香能慢慢透出来。”有次他朋友来家里,用他冻的冰块调了杯曼哈顿,喝完感叹:“你这冰块比酒吧的还好,喝完了杯子壁上还挂着酒珠,跟挂杯似的。”他听了笑得像个孩子:“那可不,就跟咱们唱歌讲究气息连贯一样,冰块也得‘挂得住’。”

冰块里的生活哲学:比舞台更安静的修行

制冰这件事,刘欢一坚持就是好几年。他说:“唱歌是给听众的,制冰是给自己的。”舞台上他需要调动全场的情绪,回到制冰台前,却成了他最安静的时光。“盯着水慢慢变冰,听着冰盒里传来的细微咔嚓声,感觉心里那些浮躁的东西都冻住了。”有时候他会一边制冰,一边听老爵士,“冰块在模具里慢慢膨胀,像音乐里的渐强,有节奏,有生命力。”

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:“刘老师,你这制冰技术要是开班,我能给你当招生办。”他却摆摆手:“这哪是技术,就是过日子呗。把普通的事儿琢磨明白了,比什么都强。”后来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:“作为歌王,你会在意别人觉得‘制冰’这个爱好太小众吗?”他想了想说:“你们觉得我站在台上是歌王,其实我更喜欢坐在家里,像个普通人一样,研究怎么把一块冰冻得好看。生活嘛,不就是要有的唱,有的冻,有的乐吗?”

写在最后:偶像的“不为人知”,才最动人

其实刘欢的“制冰师”身份,早就不是秘密。但这么多年,很少有人提。大概在他看来,音乐是他的热爱,制冰是他的生活,不必刻意拿来展示。但正是这样的“不为人知”,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刘欢——他不是只有高光舞台的“大神”,也是个会为一块冰块较劲、会在小日子里找乐子的普通人。

说到底,谁说“歌王”就不能是“制冰师”呢?能把唱歌唱到极致,也能把冰块冻出艺术,这才是生活的本事。所以下次再听刘欢的歌,不妨想想:那个唱着“大河向东流”的男人,说不定正在家里,专注地盯着某块“刚出炉”的冰块,脸上带着孩子气的满足呢。毕竟,能把平凡日子过出滋味的人,走到哪里都自带光芒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