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北京普通小伙凭什么用一首歌让刘欢当场眼眶发红?背后这个故事比歌声更动人

要说娱乐圈里谁的“耳朵最毒”,刘欢绝对排得上号。这位坐拥几十年音乐资坛的大神,曾带火无数歌手,也曾在中国好声音里当过“导师导师”的导师——不管你是谁,到了他这儿,嗓子准不准、情感真不真,藏不住。

北京小伙唱歌感动刘欢

可偏偏有这么个晚上,当舞台灯光亮起,一个穿着洗得发白T恤的北京小伙儿抱着吉他开口时,这个素来沉稳的音乐人,居然悄悄红了眼眶。连话筒都差点没拿稳,一句“唱得太好了”说得有点哽咽。

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小伙子?他唱的歌,到底藏着什么故事?

北京小伙唱歌感动刘欢

一、没背景、没炒作,就是个爱唱歌的“北京大男孩”

他叫张磊,今年28岁,土生土长的北京人,胡同里长大的孩子。没学过声乐,没上过音乐学院,甚至连专业的录音设备都没有——他的第一首歌,是在大学宿舍用笔记本电脑自带的麦克风录的。

北京小伙唱歌感动刘欢

毕业后没进大公司,也没挤破头想进娱乐圈,在一家普通的互联网公司做着运营,每天挤早晚高峰,点外卖会凑满减,和所有“北漂”没两样。唯一的“不一样”,是下班后总抱着吉他写歌。

“写歌不是想当歌手,就是心里的事儿不吐不快。”张磊说,他写歌从不在意“能不能火”,也不琢磨怎么“抓耳弦”,就写身边人的事:陪父母去医院时听到隔壁床老人的故事,加班到凌晨看到楼下外卖员蹲着吃冷馒头,甚至是他自己失恋时骑着车在北京二环上转悠的那晚……

“好音乐哪有那么多套路?不就是把自己的日子、别人的日子唱出来嘛。”——这话,后来被刘欢在节目里原封不动地引用了。

二、那晚他唱的是我爸,刘欢的“破防”原来早有预兆

让刘欢红了眼眶的那首歌,叫我爸。

舞台上的张磊没煽情,也没刻意卖惨,就是抱着吉他,像跟朋友聊天似的唱:“我爸说他年轻那会儿,也想着闯出一片天……可现在他打不动了,腰也弯了,却总说‘没事,我挺好’。”

唱到“我给他买了新手机,他说屏幕太亮刺眼,偷偷调暗了亮度”,镜头扫过台下,张磊的爸妈坐在第一排,父亲低着头不停地抹眼睛,母亲早已经哭出了声音。

台下的刘欢摘下眼镜擦了擦眼角,后来采访里他说:“我听过的歌多了,能让我掉泪的真没几个。那天我坐在那儿,突然就想起我爸——每个父亲都这样啊,把所有的苦都藏进口袋,掏出来的永远是‘我挺好’。”

这不是刘欢第一次为素人歌手破防。几年前他在歌手听一位外卖员唱给你,说“这歌声里有城市里最热的人间气”;在中国好歌曲里遇到一位环卫工人的歌,评价“他的歌比任何华丽的编曲都戳心”。

三、为什么“普通人的歌”反而越来越让人上头?

这些年,咱们总说“娱乐圈内卷”,流量明星们今天换个头像明天上个热搜,歌火不火全看数据好不好看,可真正能让观众记住的歌,却越来越少。

可张磊的事儿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一件怪事:越是没有“包装”的歌,越能火。

他唱我爸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后,评论区炸了:“听到‘偷偷调暗了亮度’我直接哭了,我爸也这样”“这不就是我爸吗?明明住院了还说‘没事,小毛病’”“突然想回家抱抱我爸了”。

甚至连刘欢都感慨:“现在的音乐缺的不是技术,是‘人味儿’。你听张磊的歌,能闻到北京胡同里的大蒜味,能摸到生活里的褶皱,这才是能长在心里的歌。”

说到底,谁不爱听“真话”呢?在这个滤镜比脸还厚的时代,一个没背景、没颜值、没炒作的小伙子,用一句“我爸说他挺好”,就撞开了所有人的心门——因为我们都在歌里看到了自己的爸爸,看到了自己拧巴又滚烫的生活。

最后想说:这个时代从不缺“明星”,缺的是“发光的人”

张磊后来还是没辞职做职业歌手,他说“唱歌是我的爱好,不是工作”。他依旧每天挤地铁上班,只是在周末会背着吉他去小酒馆唱几首,写歌的时候还是会加着“满30减15”的外卖。

可就是这样一个“普通”的小伙子,用一首朴素的歌,让刘欢破防,让全网共情。

我们总说“娱乐圈浮躁”,可张磊的事儿告诉我们:只要你心里有歌,手里有粮(生活粮),脚下有泥(人间烟火),哪怕你只是个“北京小伙”,也能让整个娱乐圈为你静下来,听你说两句真心话。

毕竟,最好的故事,从不在剧本里,就在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里。

你说,是不是这个理儿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