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重阳节为何总往养老院跑?一首白发亲娘背后藏着他的“未说出口”的孝心?

提到刘欢,大多数人脑海里会跳出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或是好声音里戴着标志性帽子、认真点评的导师形象。但这个舞台上的“重量级”人物,私下里却有个让人意外的“习惯”——每年重阳节,他总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北京或天津的某家养老院,陪老人们聊聊天,唱唱歌。今年也不例外,据养老院工作人员透露,刘欢一来就拎着亲手挑的毛线袜和水果,末了还抱着吉他,给爷爷奶奶们唱了那首白发亲娘。

刘欢重阳

你可能会问:一个家喻户晓的歌星,何必每年执着于养老院?是作秀还是真心?

养老院的老人们早就不把这当成“明星作秀”了。80岁的王奶奶记得,五年前第一次见刘欢,他蹲在她身边,笑着说“奶奶,我小时候您这岁数,我总嫌我奶奶唠叨,现在才懂那都是暖人的”。从那以后,刘欢每年重阳都会来,不带摄影团队,不通知媒体,来了就帮着打扫活动室,听张爷爷讲抗战旧事,给李奶奶唱茉莉花——他总说“这些老歌,比我的歌好听多了”。

刘欢重阳

去年,有位98岁的老爷子拉着他的手问:“欢子啊,你嗓子那么好,天天在电视上露脸,咋还来我们这旮旯?”刘欢当时就笑了,拍着老爷子的手说:“您看我这头发,都白了不少,唱不动大歌啦,来这儿‘充电’呢。”他边说边轻轻哼起从头再来,老爷子跟着拍子打拍子,眼眶慢慢红了。

其实刘欢和“孝心”的缘分,早早就刻在了骨子里。他曾在采访里提到,父亲年轻时是军人,常年在外,母亲一个人拉扯他和妹妹,为了省钱,母亲总把肉夹给他们,自己啃窝窝头。“我妈现在常说,当年最盼的就是过节,因为能收到爸从部队寄来的信。”这大概就是刘欢为什么总在重阳节“往养老院跑”——对他来说,这不是“公益”,是替天下儿女,给那些像母亲一样孤独的老人,一点“被惦记”的温暖。

唱白发亲娘时,刘欢的声音总会不自觉地放柔。这首歌他唱了二十多年,以前站在舞台上,是为了感染观众;现在坐在养老院的活动室,更像是在和自己对话。“歌词里写的‘你思念的人啊,正坐在你身旁’,以前不懂,现在我懂了。”他曾在后台轻声说,“这些爷爷奶奶,谁不是别人的爹娘呢?”

有人说,明星的时间那么宝贵,做点“高调”的慈善更能吸引眼球。可刘欢偏偏选了最笨的方式:陪老人说话,给他们削苹果,听他们重复了八百遍的年轻时候的故事。但正是这种“笨”,最让人动容——真正的善良,从不需要闪光灯来证明,就像重阳节的茱萸,不显山不露水,却能把香悄悄送到心里。

这个重阳节,当你刷着朋友圈里的“敬老祝福”时,有没有想过:老人真正需要的,或许不是一句“节日快乐”,而是有人愿意像刘欢那样,坐下来,认真地听他们唱一首跑调的老歌?毕竟,所谓“老吾老以及人之幼”,从来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,而是藏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,实实在在的惦记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