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舞台上的那一拜,究竟藏着多少音乐人的江湖与风骨?

去年歌手当打之年总决赛的直播画面,我反复刷了三遍。当那英唱完岁月擦眼泪时,镜头切到刘欢——他正对着舞台深深鞠了一躬,腰弯得很低,白发在灯光下晃了一下。当时弹幕有人刷“老艺术家就是有礼数”,可我盯着那个背影看了很久:那不是简单的礼貌,像是个浸透江湖气的人,把半辈子的敬畏都压进了这一拜里。

刘欢那一拜

一、那一拜,是对“对手”的尊重,更是对“音乐”的敬畏

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,刘欢在节目中每次淘汰歌手时,都会起身鞠躬。不管对方是新生代流量还是实力派老将,腰的角度都一模一样。有次竞演结束,华晨宇抱着吉他跑下台和他击掌,他却先伸手扶了华晨宇一把,顺势又是一个弯腰。后来采访他说:“音乐面前没有高低,站上台的人,都值得被认真对待。”

刘欢那一拜

想起90年代他唱千万次的问,那时候舞台灯光简陋,音响也磕磕绊绊,可他每次谢幕都是九十度鞠躬,额头几乎碰到话筒。有次在后台遇到郑钧,郑钧开玩笑“您这膝盖是焊死在舞台上了吗?”他摆摆手:“不是对谁低头,是对音乐本身。这东西太神圣了,凡人总得有点敬畏。”

二、江湖不只有“输赢”,还有“前辈”的温度

刘欢那一拜

去年好声音录制,当刘作为导师转身时,台下一个素人选手突然喊:“刘欢老师,我小时候在音像店听过您的弯弯的月亮!”他愣了一下,然后对着选手的方向又鞠了一躬,说“谢谢你还记得”。那期节目我专门去看了重播——他转身时眼角有红血丝,估计是彩排录到太晚,但对着素人,腰比对着任何明星都弯得更深。

这让我想起2018年他和李健同台,李健唱贝加尔湖畔,他在台下悄悄跟着哼,最后站起来鼓掌,又一躬下去。旁边工作人员说“您不用这么客气”,他说:“健子的歌,得站着听,站着不够,还得鞠躬——这不是给他,是给歌词里那片湖。”

三、那一拜,是给浮躁时代的“一记闷棍”

这两年娱乐圈风气有点怪,流量明星顶胯鞠躬、耍帅摆pose,连唱首歌都要比谁粉丝喊得响。可刘欢那一拜,像根针,轻轻扎破了这种虚张声势的泡沫。有次看后台花絮,有个年轻歌手问他“老师,现在都流行互动,您怎么不多设计点动作?”他坐在化妆台前卸妆,慢慢说:“站台上,你以为自己是巨星?其实你只是音乐的搬运工。搬得好了,鞠个躬,谢谢音乐,谢谢听众,够了。”

看他20年前的演唱会录像,唱从头再来时台下有人起哄,他就停了,对着观众方向深深一鞠躬,说“请大家安静,这首歌需要听心”。那时候他头发还没白,可眼神里的坚定,和现在对着舞台鞠腰时一模一样——原来真正的东西,从来不会变。

尾声:那一拜,是“人”比“星”更重要的注脚

前几天刷到个视频,刘欢在大学讲座,有学生问他“您觉得什么是艺术家”,他想了半天,说:“就是把人字写正了。你站着是个人,弯下腰还是个人,那不管唱多少歌,都会有人记住你。”

突然明白,为什么他的“那一拜”总让人眼眶发热。娱乐圈从来不缺明星,缺的是把腰杆挺直、又能把腰弯下去的人——挺直是对原则的坚守,弯下是对天地的敬畏。那些年他唱过的歌,可能有人忘了旋律,但那个90度鞠躬的背影,大概会刻在很多人心里,像句没说出口的话:

“你看,音乐江湖还在,风骨也还在。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