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演唱会后台偶遇霍尊,为何一反常态脸色骤变?沉默背后藏着这些话

去年夏天某音乐节的后台通道,监控拍下的一幕在圈里小范围传开了:刘欢刚结束压轴演出,被几个工作人员围着卸妆,脖子上的汗巾还滴着水。走廊尽头突然传来一阵骚动,霍尊在经纪人陪同下低着头快步走过,本想避开,却被眼尖的刘欢看到了。

刘欢脸色变了霍尊

那一刻,本来正笑着和人说笑的刘欢,脸上的笑意慢慢淡了。他没打招呼,没点头示意,甚至连眼皮都没抬一下,只是转过身,背对着霍尊的方向,让助理拿来的温水也忘了喝。监控里能看到他的手指在麦克风上敲了敲——这是他紧张或不悦时的小动作。

有人说,不过是偶遇不打招呼,哪来那么多弯弯绕绕?但了解刘欢的人都知道,这位以“耿直”“护犊子”出圈的前辈,从不会对后辈吝啬善意。当年在中国好歌曲里,他给素人选手擦汗、为落选学员据理力争,甚至选手紧张到唱不下去,他会拍着对方肩膀说“别怕,我在”。可唯独对霍尊,他的态度成了谜。

刘欢脸色变了霍尊

要弄明白这“脸色变”背后的原因,得把时间倒回十年前。

那时候的霍尊,简直是老天追着喂饭吃的“天选歌手”。2014年中国好歌曲第一季,他抱着吉他唱卷珠帘,开口就是“不爱武装爱红妆”,烟嗓里带着戏曲的婉转,连见惯大场面的刘欢都眼睛一亮,当场拍案:“这是我近几年听到的最惊艳的作品!”

后来刘欢不仅帮霍尊编曲,还在决赛时把为他伴奏的乐队叫到身边,一字一句纠正他们的发音。“这孩子有灵气,得好好打磨。”录节目时,刘欢经常留霍尊到深夜,从咬字气息到情感表达,手把手教。甚至有次霍尊感冒失声,刘欢把自己的保温杯递过去,里面泡着胖大海——这些细节,当时好歌曲的花絮里都有,观众都看在眼里。

那时候的刘欢,每次提到霍尊都是满眼期待:“他能让年轻人重新感受到中国音乐的美。”

可期待和现实的落差,往往来得猝不及防。

霍尊走红后,一边是越来越精致的妆容、仙气飘飘的造型,一边是“端着”的态度——颁奖礼上和前辈合影时永远站C位,采访被问“想成为怎样的人”,回答要“成为独一无二的神”。这些倒也没错,但圈内老艺术家私下议论:“刘欢当年教他‘做人第一,做艺第二’,他怕是只记住了‘人’字怎么写。”

最让刘欢失落的,据说是霍尊在某个综艺上的表现。那节目请了几位老艺术家和年轻歌手合作,轮到李谷一老师和霍尊搭唱歌剧片段,霍尊全程拿着提示器,连眼神交流都很少。李谷一老师抬手想帮他整理领口,他下意识往后缩了半步——这个动作,被坐在评委席的刘清看在眼里。

后来有次采访,记者问刘欢对“年轻艺人太端着”的看法,他沉默了很久,才说:“艺术是镜子,照见天地,也照见自己。如果心里只有自己,镜子里的光再亮,也是冷的。”

其实刘欢的“脸色变”,早在霍尊前女友风波时就有了端倪。

2021年事件爆发时,圈内不少和霍尊合作过的人选择了沉默,只有刘欢在某次音乐论坛上,被问到“对年轻艺人艺德的看法”,他突然叹了口气:“咱们这行,是熬出来的火,不是捧出来的花。火能暖人,花会谢。”

有圈内人透露,那段时间刘欢拒收了霍尊团队送来的新歌Demo,以前他总说“让年轻人多听听我的建议”,后来再有人提起霍尊,他会摆摆手:“先学会走路,再想跑。”

所以去年音乐节后台那次偶遇,与其说是“偶遇”,不如说是“检验”。

据说刘欢当时让助理把霍尊叫到休息室,没骂也没指责,只是摊开手心里的一粒润喉糖——那是霍尊十年前第一次上好歌曲时,刘欢给他的,当时说“嗓子是金饭碗,得护着”。

霍尊站在门口,手指攥着衣角,没敢进去。后来刘欢的助理出来时,小声对人说:“刘老师叹了口气,说‘可惜了那副嗓子’。”

有人说刘欢“较真”,可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,恰恰需要这种“较真”的人。

他不是容不下霍尊的“错”,只是受不了他“不珍惜”。当年他从零开始捧霍尊,不是为了让对方成为“仙气飘飘的偶像”,而是想让他把卷珠帘里的中国风唱得更广、更深,让更多人看到传统音乐的美。可霍尊似乎忘了,没有那个在后台教他“气沉丹田”的刘欢,没有那个在编曲时和他争论到凌晨的刘欢,根本没有后来的“霍尊仙”。

娱乐圈从不缺天赋异禀的人,缺的是把天赋当责任的人。刘欢的“脸色变”,与其说是失望,不如说是长辈对晚辈的“恨铁不成钢”——就像小时候你不好好读书,父亲把试卷摔在桌上,转头又会默默给你热一杯牛奶。

如今霍尊已经很少公开露面,偶尔在短视频平台发点翻唱,点赞量不到早年零头。而刘欢还在舞台上唱着好汉歌,教年轻人怎么“重整河山待后生”。

不知道霍尊会不会偶尔想起,十年前那个深夜,刘欢拍着他的肩膀说:“记住,唱戏的是人生,不是戏台。”

毕竟,有些人的“脸色”,藏着比指责更沉甸甸的期待——只是有些人,听懂的时候,已经太迟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