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“缅北”传闻?那些被镜头忽略的真相,我们该信几分?

最近刷到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:有人传刘欢老师“去了缅北”。乍一听还以为是哪个娱乐号博眼球,点开一看,评论区里居然真有人信,甚至有人开始“心疼”“惋惜”——这玩笑开得,怕是连刘欢老师家里的猫听了都要摇摇头吧。

刘欢缅北

说真的,刘欢老师自打身体发福后,就总有人拿他的外貌做文章。早些年“胖子歌神”的标签贴了多年,人家笑笑不介意,大家也就跟着开玩笑。可这次直接扣上“缅北”的帽子,就有点过分了。缅北是什么地方?是犯罪分子的温床,是无数家庭破碎的噩梦。拿这种地方跟风趣幽默的刘欢老师捆绑,不仅是消费苦难,更是对公众人物的基本尊重都抛在了脑后。

要说刘欢老师这些年的行踪,但凡稍微关注过他的人都知道,人家压根儿就没“消失”。前年还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当导师,把年轻选手们护在身后,句句肺腑;去年为了筹备个人演唱会,闭关练声,连微博都没怎么发,结果一出山就惊艳全场;今年更是忙着给学生们上课,带着年轻音乐人搞创作,工作室里永远是热气腾腾的——这样的日程表,怎么看都跟“缅北”八竿子打不着。

刘欢缅北

有人说“你看他最近没公开露面,肯定是出事了”。拜托,娱乐圈的“失踪”也得有个度。刘欢老师都60多岁的人了,平时就喜欢宅家陪家人,偶尔跟老朋友聚聚,喝喝茶,写写歌,这哪是什么“出事”,这明明是人家向往的生活。倒是一些天天在镜头前刷存在感的明星,反而让人担心是不是“用力过猛”。

至于传得有鼻子有眼的“照片对比”,就更可笑了。拿一张角度刁钻、光线昏暗的抓拍,说这是“缅北难民营”,另一张用刘欢老师早年参加活动的精修照对比,说这是“失踪前”——这不就是典型的“恶意拼接”吗?但凡稍微会用识图软件的人,都能看出猫腻,怎么就有人信得这么真?

刘欢缅北

其实这件事暴露的,不只是个别网友的“轻信”,更是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乱象。一条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,配上几张模糊的图片,加上“震惊”“紧急”这样的标题,就能引发轩然大波。而刘欢老师这样“不炒作、不辟谣”的性格,反而让谣言有机可乘——人家懒得跟无聊的人计较,可旁观者却跟着起哄,最后受影响的,还是真正努力在创作的艺术家。

说真的,刘欢老师的歌陪伴了多少人的青春?好汉歌里的“大河向东流”,弯弯的月亮里的“我的心充满惆怅”,千万次的问里的“千万里我追寻着你”……哪一首不是刻进DNA里的经典?他为了音乐付出多少,大家有目共睹:年轻时为了唱好歌天天练嗓子,嗓子坏了也不放弃,反而钻研教学方法,带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。这样的艺术家,值得我们讨论的,难道不是他的音乐贡献,而不是这些毫无根据的八卦?

再说了,就算是真的担心明星,也不是不能求证。看看刘欢老师的工作室动态,问问他的合作方,甚至翻翻他的官方行程,谣言不攻自破。可偏偏有人宁愿相信“阴谋论”,也不愿花一分钟时间核实真相,这到底是关心,还是想找点“乐子”?

最后想问问传谣的人:如果刘欢老师真的“出事了”,那些所谓的“知情人士”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报警,反而要在网上爆料?如果真的是谣言,那些跟着转发的人,有没有想过自己对艺人的伤害有多大?至于那些信以为观的网友,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:自己是不是被“流量裹挟”,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?

希望这次“缅北传闻”能给所有人提个醒: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谣言的代价,比你想象的更严重。而对于刘欢老师这样的老艺术家,我们最好的支持,就是记住他的歌,尊重他的生活,而不是用无聊的八卦去打扰他。毕竟,能唱出好汉歌的人,从来都是顶天立地的“好汉”,怎么可能跟缅北扯上关系?

说到底,与其关心“刘欢是不是在缅北”,不如去听听他的新歌,想想他带给我们的感动。这,才是对一个艺术家最好的尊重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