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滚滚长江东逝水之外,刘欢的三国演义歌曲,藏着多少我们没听懂的文化密码?

1994版三国演义播到最后一场“秋风五丈原”时,我和我爸挤在14寸的电视机前,电视机雪花闪烁里,诸葛亮羽扇纶巾的背影渐淡,刘欢的历史的天空突然响起——“暗淡了刀光剑影,远去了鼓角铮鸣”。我爸突然指着屏幕说:“这歌,比三国还三国。”

刘欢的歌三国演义

那时我才10岁,不懂什么叫“比三国还三国”,只觉得旋律像爷爷讲的三国故事,跌跌撞撞,却又透着一股说不通的通透。后来才明白,刘欢为三国演义写的歌,从来不只是“插曲”,他是用音乐给三国写了一部“声音史”——不是正史,不是演义,是刻进中国人骨血里的另一种叙事。

一、从滚滚长江东逝水到这一拜:刘欢的“三国”为什么没有“油腻味”?

刘欢的歌三国演义

提到刘欢的三国演义歌曲,绕不开的肯定是滚滚长江东逝水。这是整部剧的“主题曲”,也是刘欢“破圈”的作品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这首歌能火三十年?

现在的古装剧主题曲,动不动就是“江山如画”“红尘滚滚”,字句堆砌,情绪却虚。但刘欢的词,全是“白话”,却透着最厚重的气魄——“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一壶浊酒喜相逢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”。没有“荡气回肠”的刻意,没有“英雄悲歌”的煽情,就像一个老者在江边钓鱼,随口讲完三国,再抿一口酒,烟波浩渺里,全是故事。

更绝的是他的作曲。开头三秒的古琴拨弦,不是“噔噔噔”的炫技,是“长江水”在流;副歌部分那句“滚滚长江东逝水”,旋律不是直线往上冲,而是像波浪一样,起起伏伏,刚好卡在人的呼吸节奏上——你听他唱到“浪花淘尽英雄”时,气口拉得那么长,仿佛真的站在江边,看着浪把曹操、刘备、孙权一个个都卷走。

比起其他歌手飙高音、炫技巧,刘欢的“三国歌”总有种“收着唱”的克制。比如他和毛阿敏合唱的貂蝉已随清风去,旋律婉转,却没半点脂粉气,反倒是貂蝉的命运,像那阵风,抓也抓不住。还有他给关羽写的这一拜,不是“千里走单骑”的勇猛,是“桃园结义”时的誓言——“这一拜,春风得意马蹄疾”,但唱得那么轻,轻得像刘关张在桃园里喝的第一口酒,甜中带涩,后劲十足。

为什么刘欢的歌没有“油腻味”?因为他从没想把“三国”唱成“历史课本”。他说:“三国里的人,不是‘英雄’,是‘人’——他们也会哭,也会怕,也会犹豫。”所以他的歌,不是高高在上的“史诗”,是蹲下来,和三国人物平视的对话。

二、三国演义选角时,为什么刘欢是“唯一的主题曲人选”?

你可能不知道,1994版三国演义选主题曲时,剧组最初想找“体制内”的歌手,比如总政歌舞团的演员。但导演王扶林觉得:不行,三国那种“大气”,得找一个既有文化底蕴,又能驾驭“古今交融”的人。

他们想到了刘欢。

那时刘欢刚唱完少年壮志不言愁,已经是“国民歌手”,但他从不觉得自己是“明星”。剧组找他时,他正在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,对他说:“你得把三国演义当‘活人’来写,不是‘死人’。”

为了写好歌,刘欢把三国演义原著翻得卷了边,还拉着编剧搞“学术研讨”。他说:“三国演义里有‘义’、‘智’、‘情’,每首歌得抓住一个‘魂’。”滚滚长江东逝水的“魂”是“沧桑”,这一拜的“魂”是“情义”,历史的天空的“魂”是“时间”。

他还敢“不按套路出牌”。比如草船借箭那段,剧组想让刘欢写个“智谋满满”的歌,结果他写了有为歌,旋律轻快得像诸葛亮的计谋——明明是“十万支箭”,他却唱得像“春风吹过草叶”,看似轻松,全是深谋。

录音时更“折腾”。刘欢对音色近乎偏执,滚滚长江东逝水里那句“浪花淘尽英雄”,他反复唱了17遍,嗓子都哑了,还说“不对,这里得像‘叹气’,不是‘唱’”。制片人杨靖仪说:“刘欢不是在‘唱歌’,是在‘雕刻’每个音符。”

后来剧组才发现,刘欢不仅会写歌,还会“翻译”三国——他用音乐把文言文的三国演义,翻译成了现代人能“听懂”的故事。

三、三十年后,为什么年轻人还在刷刘欢的三国歌曲?

去年,我在短视频上刷到一条视频:一个00后女生,用古筝弹滚滚长江东逝水,配文“原来这才是中国风”。下面有个评论说:“我听了二十年才发现,刘欢的歌里藏了周杰伦东风破的‘密码’。”

没错,现在的年轻人听东风破青花瓷,说这是“中国风风潮的起点”。但他们不知道,30年前,刘欢的三国演义歌曲,早就把“中国风”玩透了——古琴、古筝、琵琶,不是“拼贴”,是和旋律长在一起;诗词不是“堆砌”,是像呼吸一样自然。

更关键的是,刘欢的歌里,有“人”。现在很多剧的歌,全是“我爱你”“我恨你”,三国演义的歌却在唱“英雄”的脆弱:曹操的短歌行里,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是他对死亡的恐惧;诸葛亮的卧龙吟里,“躬耕南阳,苟全性命”是他最初的梦想。

这些歌之所以能“过时”,是因为刘欢没把“三国”唱成“历史”,唱成了“人生”——谁没有“惯看秋月春风”的时候?谁没有“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”的瞬间?

就像我爸说的:“刘欢的歌,是把三国揉碎了,放进你的耳朵里,然后长进你的骨头里。”

所以,再听刘欢的三国演义歌曲时,别只把它当“背景音乐”。你听这一拜里,关羽的“义”;听历史的天空里,时间的“慢”;听滚滚长江东逝水里,英雄的“远”。你会发现,这哪里是“歌”?这是刘欢用30年时间,给中国人写的一部“声音三国”。

而这部“声音三国”,比任何电视剧,任何正史,都更接近我们心里的那个“三国”——它不是遥远的过去,是我们每个人的“现在”和“未来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