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不靠流量、不靠颜值,刘欢的广告凭啥成为“年代记忆”?

你说,现在打开手机随便刷个短视频,是不是十个广告里有八个都是流量明星?有的演技敷衍到像AI配音,有的台词念得像赶场,看完只记得帅哥美女,产品是啥早忘了。可你要是说刘欢的广告,估计90后、00后都能跟着哼两句——“学习机,步步高”,今年都过去多少年了,这歌儿比某些“神曲”还洗脑。

你有没有想过,为什么刘欢的广告能“杀”这么多年?他既不顶流,也不演偶像剧,连张新鲜照都少得可怜,可偏偏他的声音一出来,你就觉得“这广告靠谱”。是嗓子比别人好吗?还是广告费比别人高?其实啊,刘欢的广告里,藏着的全是老祖宗的智慧——说人话、讲实在、立得住。

先说那首能绕地球三圈的步步高

刘欢的广告

90年代末谁家里没台步步高学习机?那时候VCD还是稀罕物,电视里天天放广告:一个穿蓝衬衫的小男孩,举着学习机跟着刘欢的歌声“学习机,步步高,学习中……”那时候我们哪懂什么“代言人策略”,就觉得这歌儿特上口,跟着唱两句,妈妈就去超市买了个步步高。后来才知道,这广告根本没请流量明星,就是刘欢那把“国泰民安”的嗓子,把“学习”这事儿唱成了“全家的事儿”。

你仔细品品歌词:“世间自有公道,付出总有回报;说到不如做到,要做就做最好——步步高!”哪句是推销产品?句句都在讲道理。刘欢唱这词儿时,不是明星在“念稿子”,像个邻家大哥在拍着你肩膀说:“好好学,慢慢来,差不了。”这种“爹味儿”十足的鼓励,现在哪个流量明星给得来?他们发条微博都怕“掉粉”,谁敢这么跟观众掏心窝子?

再品茅台、银行,他从不“演”,只“做自己”

这些年刘欢接的广告,可不止学习机。你见过他拍茅台吗?没酒桌拼酒,没豪车炫富,就坐在家里,端着酒杯,用他那慢悠悠的北京话说:“酒要慢慢品,日子要过稳当。”画面里连酒瓶都不给特写,就突出一个“稳”。偏偏就是这“不推销”的劲儿,让人信——你说刘欢老师会坑你?他连作曲版税都算得清清楚楚,能让你多花一分钱?

还有银行的广告。现在谁还拍银行广告?全是西装革履的精英,快嘴绕口令似的说“利率低、额度高、秒到账”。刘欢接的时候呢?他坐在钢琴前,弹着好汉歌的旋律,轻轻唱:“钱嘛,够用就好,踏实最重要。”你笑他“佛系”?可老百姓对银行要的不就是“踏实”二字?他不用演“有钱人”,他本身就是“有实力、有口碑”的人——这种“身份真实感”,比100个美颜滤镜都管用。

最绝的是:他让广告成了“文化符号”

为什么刘欢的广告能成“年代记忆”?因为他从不把广告当“任务”,当“是一次好好说话的机会”。他当年拍跟着感觉走的饮料广告,词儿是自己改的:“跟着感觉走,让汗水流出来——喝口水,再加油。”简单几句,把“解渴”和“加油”绑一块了,打球的、干活的、放学的小孩都觉得“这广告懂我”。

现在再看某些广告,非得把“高端”“智能”“黑科技”堆满屏幕,演员表情管理到像机器,观众哪能记住?刘欢的广告里,你看不到“商业算计”,能看到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认真——他拍学习机广告时,为了让孩子听起来亲切,自己把语调调得跟儿歌似的;他拍茅台广告时,为了体现“慢”,硬是把30秒的广告拍了3分钟的素材,最后剪成1分钟,每个镜头都像纪录片里的生活片段。

你说,这样的广告能不成经典吗?他不靠颜值,靠的是“声音里的真诚”;不蹭流量,蹭的是“观众心里的信任”。现在那些三天两头换代言人的品牌,真该学学刘欢:广告不是让观众“记住你”,是让观众“相信你”。而想让人相信,靠的不是滤镜,是实实在在的“东西”——无论是产品,还是说产品的人。

所以啊,下次再刷到刘欢的广告,你别急着划走。仔细听听,那里面可能藏着一个时代的踏实,藏着一种“不装、不演、不骗人”的江湖规矩。你说,现在这样的广告,还有多少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