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娱乐圈里真正能称得上“常青树”的,刘欢绝对算一个。但你有没有发现,这几年他在大众视野里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少?前两年偶尔看到经典咏流传里他抱着吉他吟唱古诗,或是乘风破浪的姐姐里作为导师点评时幽默一句“我这老胳膊老腿”,总让人忍不住问:刘欢现在到底怎么样了?他到底经历了什么,让这个曾经的“歌坛无冕之王”,渐渐活成了“传说”?
提起刘欢,很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90年代。那时的他,凭着一副“老天赏饭吃”的金嗓子和学院派功底,直接在华语乐坛封神。弯弯的月亮唱出市井烟火,好汉歌吼出江湖豪气,千万次地问唱得万人落泪——哪一首不是刻进DNA里的经典?那时候的刘欢,简直是“专业”的代名词:唱高音不费力气,写歌有文人风骨,连说话都是“刘氏幽默”,台上霸气,台下接地气,圈粉无数,连王菲都曾说“我最欣赏的歌手是刘欢”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“大神”,却在事业最巅峰时慢慢“退”了。有人说是他太较真——拍电视剧要求演员背台词,结果被说“慢镜头”;有人说是他看淡了名利——觉得娱乐圈太浮躁,不如躲家里写歌、做学问;还有人猜是身体问题——后来他确实发福了不少,传言有肥厚性心肌炎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他这些年的“低调”,其实是主动选择的“清醒”。
你注意过吗?刘欢几乎没参加过什么“撕流量”的综艺,也很少为商业活动站台。比起热搜,他更在乎的是“是不是有真东西”。比如前些年他主持中国好声音,别的导师忙着抢学员,他却坐在那儿慢慢听,一句“你这音准还得练,但情感到位了”把选手说得心服口服;后来做经典咏流传,他把古诗谱成曲,带着孩子们唱苔,那句“白日不到处,青春恰自来”,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泪点。他说过:“音乐不是比谁嗓门大,是能不能让听的人心里一动。”这种“不追风”的坚持,在现在的娱乐圈,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
当然,说到他的现状,绕不开的是身体和“老父亲”的身份。早些年他因胖上过热搜,后来在节目里坦然回应:“确实有病,但医生说只要控制好,不影响生活。”你看现在的他,虽然体型依旧发福,但眼神里还是有光——比如去年他带着女儿刘英子参加为歌而赞,台下一向稳重的他,看着女儿唱歌时手都在抖,采访中说“她长大了,我比什么都高兴”。这个曾经在舞台上叱咤风云的男人,如今最大的骄傲,不过是女儿健康快乐,自己能陪着家人慢慢变老。
那他到底算不算“过气”了?要说流量,他肯定比不上那些天天上热搜的顶流;要说国民度,就算年轻人可能叫不全他的歌名,但哼起好汉歌时,谁不会跟着“大河向东流”一句?其实刘欢早就不在乎“大势”了——真正的“势”,从来不是一时的流量狂欢,而是像他这样的歌手:十年后你听到他的歌,依然能想起当年的感动;二十年后再提起他的名字,大家依然会说“哦,刘欢啊,那个把歌唱到心里的大家”。
所以现在再问刘欢的“现状”,或许答案已经很清楚了:他没“退圈”,只是退出了喧嚣;他没“过气”,只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。有家回,有歌唱,有女儿陪着,偶尔在节目里露个面,说几句实在话——这哪是“没落”,分明是另一种“圆满”。毕竟在娱乐圈这个“名利场”里,能像刘欢这样,守住初心,也守住生活的人,又有几个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