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消失的刘欢去哪了?61岁“胖若两人”背后,咱们更该关心什么?

咱们这代人的青春,好像总有一首刘欢的歌垫着——学校广播里弯弯的月亮的旋律,春晚舞台上好汉歌的豪迈,甚至是甄嬛传里凤凰于飞的苍凉。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这位曾经“华语乐坛标杆”式的歌手,好像突然从主流视野里“消失”了。偶尔露面,也是一头稀疏的白发、圆润的身材,和记忆里那个总穿黑色高领衫、眼神锐利的歌王判若两人。

不少人在后台问我:“刘欢怎么了?是不是身体不行了?”“怎么都不开演唱会了?”“是不是过气了?”说实话,这些问题我也琢磨过。但真了解了他的近况才发现:咱们可能把“关注点”放错了地方。刘欢没“消失”,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“活着”——而且,活得比谁都通透。

先说说那个最让人“意外”的“胖”吧

刘欢现在状况

这些年,刘欢最出圈的标签,可能就是“体重”。2019年他参加歌手,观众惊呼:“这还是那个刘欢吗?”彼时他体重已超200斤,与90年代舞台上棱角分明的形象判若两人。后来他自己在采访里坦言:“2013年做完脂肪肝手术后,我就没恢复过来,代谢乱了。”

但“胖”背后,藏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“病痛账本”。早在2012年,刘欢就被查出患有“股骨头坏死”(一种因激素或创伤导致的髋关节疾病),最严重的时候,连走路都困难。医生建议他“换关节”,但他怕影响发声,选择了保守治疗——这意味着,他得常年承受关节的疼痛,连站立唱歌都成了一种挑战。

更早之前,2000年他因“面部血管瘤”接受了手术,虽然保住了面容,但神经系统受损,导致左脸有些僵硬,这也是后来他公开露面时,表情显得有些“木讷”的原因。用妻子卢璐的话说:“他身体里像揣着个‘定时炸弹’,随时可能疼起来。”

可疼归疼,他没停过。2021年,他在对外经贸大学的课堂上,给学生讲“流行音乐与文化”,一站就是两节课;去年某次校友聚会,他坐着轮椅出席,一开口还是那熟悉的、略带沙哑的嗓音:“你们别看我这样,唱起歌来,调还是准的。”

所以你看,“胖”不是懒,是身体被病痛“绑架”后的无奈;不出镜不是怕过气,是把舞台让给了更年轻的声音——毕竟,对61岁的人来说,“站着唱”已经是件需要勇气的事。

再聊聊那些“消失”的舞台:他不是不唱了,是换了个“唱法”

有人统计过,刘欢上一次主流卫视晚会露面,还是2020年的春晚,唱了你好2020;最后一次个人演唱会,更是追溯到2019年北京的那场“欢歌·梦之旅”。这些年,连音乐作品都屈指可数。

但“不唱”,不代表“不做音乐”。

这两年,不少细心的网友发现,刘欢开始“跨界”做“幕后”了。2022年,他担任音乐综艺声生不息的“音乐顾问”,虽然镜头不多,但每次点评都一针见血:“这首歌的旋律,其实藏了广东音乐里的‘乙凡调’,你们听听这个滑音……”2023年,他还给一位民谣歌手写歌,在工作室里熬了三个通宵,改了18版编曲。

更多人不知道的是,他现在是“对外经贸大学音乐学院院长”兼教授。每周一、三、五下午,他的办公室门永远开着,学生可以随时找他聊音乐、聊人生。有个学生曾在社交平台晒过笔记:“刘老师说‘唱歌不是喊嗓子,是用故事打动人’,他讲自己当年唱弯弯的月亮,为了找到‘对故乡的眷恋’,回老家待了半个月,每天在河边坐着,看月亮从‘弯弯’变‘圆圆’。”

他还在培养“下一代”。2023年,他带着学生排练合唱我和我的祖国,视频发在网上,有人评论:“这哪是教学,分明是用生命在传递热爱。”他回复道:“我老了,但歌声不能老。你们年轻,得把好的东西传下去。”

舞台上的刘欢或许“隐退”了,但音乐的生命力,在他的课堂里、在他的学生身上、在他一句句“接地气”的点评里,延续得比任何时候都旺。

咱们该聊聊“家”:那个让他“变软”的女人

说到刘欢的“现状”,绕不开一个人——妻子卢璐。

有人说,卢璐是“拯救”刘欢的人。但卢璐自己讲:“我不是拯救,是‘陪绑’。当年他没钱、没名气,我跟着他从地下室搬到筒子楼,冬天没暖气,他就给我唱歌取暖。”

如今,卢璐成了他的“健康管家”——每天早上逼他喝一杯温水,陪他走一万步,连吃饭都按“糖尿病食谱”来,连虾都要剥好、去壳才递到他嘴边。有一次刘欢开玩笑:“我现在活得比皇帝还讲究。”卢璐回怼:“你活该,谁让你当年胡吃海喝。”

女儿“刘一丝”(本名刘一丝)是他们家的“开心果”。25岁的姑娘,遗传了爸妈的文艺细胞,弹得一手好钢琴,还总会在刘欢emo时,用短视频配乐:“我爸虽然胖,但唱从头再来时,我眼泪止不住。”

去年圣诞节,一家三口在家的照片流出:刘欢戴着圣诞帽,抱着女儿笑得像个孩子,卢璐在旁边拍照片,配文:“岁月静好,不过是陪你一起‘胖’。”

这样的家,大概就是刘欢“淡出”娱乐圈的底气吧。他曾在采访里说:“以前觉得舞台是全部,现在发现,早上有人陪你吃粥,晚上有人等你回家,比领奖台更暖和。”

咱们到底该关心什么?

看到这儿,再回头看看开头的问题:“刘欢去哪了?”“他是不是过气了?”

其实答案很简单:他可能就在家里陪女儿玩猫,可能在学校给学生改作业,可能在工作室里琢磨一首新歌的编曲,也可能只是因为关节疼,躺沙发上听听老唱片。

他确实不像年轻时那样“光芒万丈”,但61岁的他,活成了普通人的“样本”——会生病,会变老,会为家庭妥协,但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事。

咱们这一代人,听着刘欢的歌长大,从他身上学会“认真”和“坚持”。现在他慢慢“淡出”了,咱们与其纠结他的“胖”和“不出镜”,不如学学他的“通透”:与其追着舞台跑,不如珍惜身边的人;与其在乎外貌,不如守好内心的热爱。

毕竟,真正的“过气”,不是舞台的缺席,是热心的熄灭。而刘欢的热心,从来都亮得很——只不过,从聚光灯下,照进了生活里。

所以下次再想起他,不妨翻翻弯弯的月亮,告诉自己:“你看,那个唱着‘月亮下面是缓缓的流水’的人,现在正安安静静地,过着他自己想要的生活啊。”

这样,不好吗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