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娱乐圈的“星二代”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含着金汤匙出生”,从小就站在聚光灯下,被万众瞩目。可同样是“星二代”,有人像刘欢的女儿刘奕婷,默默努力考上北大,毕业后选择在音乐领域深耕,低调得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她是刘欢的女儿;也有人像李湘的女儿王诗龄,从爸爸去哪儿的“小公主”到如今画展上自信大方的少女,一路走来,“富养”“成长”的标签始终跟着她。同样是明星的孩子,为何成长路径如此不同?这背后,其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,更折射出娱乐圈对“下一代培养”的深层焦虑。
从“国民闺女”到画室少女:王诗龄的“富养”里藏着什么?
2013年,王诗龄还是个穿着蓬蓬裙、抱着“天天”牌存钱罐,奶声奶气说“我可是大名鼎鼎的王诗龄”的小姑娘。当时的她,凭借爸爸去哪儿的天然呆萌和“李湘女儿”的身份,瞬间成为全网关注的“国民闺女”。很多人记得,节目中李湘给王诗龄穿上万元羽绒服,背上名牌包包,甚至连零食都是进口的,一时间“星二代奢靡”的争议铺天盖地。
可十几年过去,再看王诗龄,你会发现“富养”早已不是简单的物质堆砌。如今的她,身高超过1米7,画技出众,从素描到油画再到水墨画,作品多次登上画展;在社交平台上,她分享的不是奢侈品,而是自己在画室里认真的样子,或是和同学一起学习的日常。去年有网友偶遇她参加画展,面对镜头大方打招呼,眼神里没有一丝被宠坏的自负,反而透着超出年龄的沉稳。
这背后,是李湘“能力范围内的最好”的教育理念。李湘曾在采访中坦言:“我富养女儿,不是惯着,而是在她兴趣上给予支持。喜欢画画,就给她最好的画材;想学设计,就送她去专业机构。”比起“控制孩子”,李湘更愿意“看见孩子”——看见王诗龄对艺术的热爱,看见她在镜头前的从容,于是用资源托举她的成长,而非用“星二代”的身份束缚她。这种“富养”,让王诗龄没有被流量反噬,反而活成了越来越好的自己。
从“隐形星二代”到音乐才女:刘欢的“放养”里藏着什么?
如果说王诗龄的“富养”是“托举”,那刘欢女儿刘奕婷的“放养”,更像是“成全”。作为华语乐坛的“传奇歌手”,刘欢却从未让女儿暴露在聚光灯下。很多人甚至不知道,刘欢还有一个比王诗龄小两岁的女儿刘奕婷。直到2019年,刘奕婷考上北大艺术学院,媒体才扒出这个“隐形星二代”的存在。
刘欢曾在节目中坦言:“我从来没想过让女儿走音乐这条路,她的兴趣她自己选。”比起“培养接班人”,刘欢更在意女儿是否“快乐”。他很少出现在女儿的家长会,反而和妻子一起陪伴女儿读诗、旅行,让她在普通家庭的环境中长大。刘奕婷从小喜欢画画,后来又对音乐产生兴趣,刘欢从不干涉,只是在她需要时提供支持——“你感兴趣,我就带你去看世界;你想尝试,我就给你资源,但路要自己走。”
这种“放养”不是“不管不问”,而是“松绑式成长”。刘奕婷考上北大后,有媒体问刘欢“是否骄傲”,他说:“我骄傲的不是她上了北大,是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,并且愿意为之努力。”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,刘欢的“清醒”显得格外珍贵——他不让“星二代”的身份成为女儿的负担,反而让她在普通人的赛道里,跑出了自己的节奏。
“富养”还是“放养”?星二代的背后,是父母的教育观
王诗龄和刘奕婷的故事,看似是两种教育路径的对比,实则藏着所有父母的共同命题:我们到底该给孩子什么?是像李湘一样,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最好的支持,让她有底气追逐梦想?还是像刘欢一样,放手让她去探索,找到属于自己的热爱?
或许,答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。李湘的“富养”和王诗龄的“懂事”并不矛盾——正是因为被支持着成长,王诗龄才没有被流量吞噬,反而活成了越来越独立的样子;刘欢的“放养”和刘奕婷的“优秀”也不冲突——正是因为被给予自由,刘奕婷才能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,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。
在娱乐圈,太多星二代被“流量绑架”,要么早早退圈,要么在争议中沉浮。而刘欢和王诗龄的故事告诉我们:无论父母是谁,孩子最终要走的,是自己的人生路。父母能做的,不是替孩子铺路,而是给她底气——是王诗龄画笔下的从容,是刘奕婷选择道路时的坚定。说到底,最好的教育,从来不是“富养”或“放养”,而是“看见孩子”——看见她的兴趣,看见她的努力,看见她独一无二的光。
毕竟,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,有的适合温室,有的适合旷野,但只要用对阳光和土壤,都能长成参天大树。只是,娱乐圈的这面镜子,照出的又何止是星二代的成长?更是每个父母在教育路上,都在回答的那个问题:我们想培养一个怎样的孩子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