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从“舞台聚光灯”到“象牙塔讲台”,刘欢欢在苏州大学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成长密码?

提起刘欢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是选秀舞台上那个抱着吉他唱歌的女孩——嗓音干净,眼神亮得像藏着星星,一首民谣能安静一整个赛场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如今的她,其实悄悄把“主场”搬到了苏州大学的校园里。不是走穴,不是客串,而是实实在在地在这里扎根,成了学生们口中“最不像教授的教授”。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从舞台到讲台,她又经历了怎样的转变?

刘欢欢苏州大学

很多人可能会好奇:一个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艺人,怎么会突然跑到高校当老师?而且还是苏州大学这种老牌学府,门槛可不低。但了解刘欢欢的人都知道,这条路她其实走了很久。大学时她读的就是音乐教育专业,那时候就不是只想着当明星,总琢磨着“除了唱歌,还能为音乐做点什么”。后来选秀爆红,通告接到手软,可她包包里一直揣着一本写满教案的笔记本,一有空就翻,像个准备考试的学生。

“其实我从来没离开过音乐的本心。”前几年她接了一个音乐综艺的后台导师工作,看着那些怀揣梦想却缺乏指引的年轻人,突然想起大学时站在讲台实习的自己——那种想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别人的冲动,一下子就涌了上来。也就是那时候,她主动联系了苏州大学的艺术学院,说自己想试试“把行业经验带进课堂”。学校起初也犹豫:流量明星能安心教书吗?但她用行动证明了答案——每周准时从外地赶回苏州,备课到凌晨,教案改了十几版,从呼吸法到舞台表现力,连学生练声时的咬字错误都一个一个纠正。

刘欢欢苏州大学

在苏州大学的学生群里,流传着不少关于刘欢欢的“趣事”。她上课从不用PPT,一开口就是“我当年录第一首歌时,在棚里哭了两个小时”;她带着学生去音乐节实践,自己背着设备在台下搬音响,累得满头大汗还不忘喊“你们多观察,细节决定成败”;期末考试她不看人气投票,只看学生原创作品里的“真诚度”——“技术可以练,但真情实感骗不了人”。有学生说:“上刘老师的课,感觉她不是在教知识,是在把心掏给我们看。”

或许有人会问:娱乐圈这么忙,她哪里有时间分给学校?但刘欢欢觉得,这两者从来不是对立面。“舞台让我知道音乐的魅力,讲台让我知道音乐的责任。”她常说,自己见过的太多年轻人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,要么急于求成,要么半途而废。“苏州大学给了我一个‘慢下来’的空间,能让我帮这些孩子少走弯路,这比在台上唱一百首歌都让我有成就感。”

刘欢欢苏州大学

如今的她,依旧会发新歌,参加活动,但学生们总能在校园里碰到她——穿着简单的白衬衫,抱着一摞书,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下午;或者蹲在琴房门口,听学生练琴,时不时递上一杯热咖啡。有次毕业典礼,一个学生在台上哭着说:“刘老师教会我的不只是唱歌,是怎么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。”台下的刘欢欢眼睛红红的,却笑着鼓掌,像是最普通的朋友。

从舞台上被聚光灯追逐的女孩,到讲台上被学生信赖的老师,刘欢欢的选择或许让很多人意外,但只有她自己知道,这不过是回到了最初出发的地方。苏州大学的梧桐叶绿了又黄,她站在讲台上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——原来最好的成长,不是永远向前冲,而是在热爱的领域里,既能仰望星空,也能脚踏实地。那么下一次,当你想到“娱乐圈”和“大学老师”这两个词,还会觉得它们天生矛盾吗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