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是猪?藏在这个梗背后的,是听众对老艺术家怎样的“另类告白”?

要说娱乐圈里“被黑最惨但反而更招人喜欢”的明星,刘欢老师绝对能排进前三。当“刘欢是猪”这个突然蹦出来的梗冲上热搜时,不少年轻人一脸懵:“刘欢老师那么德高望重,怎么就和猪联系起来了?”但只要稍微打听一下,保准你会笑出声——这哪是黑料啊,分明是听众用最接地气的方式,给这位音乐老顽童戴上的“可爱勋章”。

刘欢是猪

先别急着反驳,你想想,猪在咱们文化里从来不是纯粹的贬义词。憨厚、踏实、圆滚滚但讨喜,这些可都是“猪系人格”的闪光点。而刘欢老师呢?从1987年第一次站在央视舞台唱少年壮志不言愁开始,三十多年来,他给的“人设”从来不是“完美偶像”,而是“邻家大叔式”的真实。

就说那标志性的光头和微胖身材吧,早年有人调侃像“弥勒佛”,他从来不生气,反而自嘲:“头发少?那是智慧的象征!身材圆润?那是幸福的标准。”有次在节目里,年轻歌手问他保养秘诀,他举着保温杯慢悠悠地说:“早睡早起?不存在的。我这体型,都是岁月和音乐馈赠的‘奖杯’。”你看,连自嘲都带着股“老顽童”的可爱,这哪是明星的架子,分明是家里大爷聊天时的随和劲儿。

刘欢是猪

还有更绝的。2019年歌手播出时,刘欢老师因为身材发福引发讨论,没想到弹幕里突然冒出一条:“刘欢老师这体型,跟我们家养的猪有一拼!”本以为会被删,结果刘欢本尊在后台看到了,居然对着镜头笑出了声:“猪?那说明我这‘养殖’技术到位,大家看着开心就行。”后来甚至有粉丝P了他和各种“猪猪侠”的表情包发网上,他不仅没生气,还转发配文:“这个‘猪’,我认了,毕竟我唱的歌,连小区里的狗都能跟着哼两句。”

当然,“刘欢是猪”的梗能火,可不只是因为他的幽默。真正让大家心甘情愿“用猪夸他”的,还是他对音乐的较真和对听众的真诚。

圈内人都说,刘欢老师是“活着的音乐百科全书”。你去翻他近年的采访,聊的不是奖项和流量,反而是:“现在年轻人听歌太碎片化了,不如找个周末,把整张CD听完,感受一下音乐里的呼吸和故事。”他给影视剧配主题曲,能为了一个音符熬三个通宵,导演说“差不多就行”,他摆摆手:“不行,差一点,听众耳朵会疼。”

有次在大学讲座,有学生问他:“欢哥,现在AI作曲那么火,您怕不怕被取代?”他摸着光头乐了:“我怕啥?机器再聪明,也写不出弯弯的月亮里那条外婆家的河,写不出千万次的问里那种对命运的追问。这些‘人味儿’,得咱慢慢‘熬’,就像老火煲汤,急不得。”——你看,把音乐比作“老火煲汤”,这比喻多朴实,多像家里长辈的唠叨,却偏偏让人听得心里热乎。

其实啊,娱乐圈里“黑红”的人不少,但像刘欢老师这样,被“黑”成了“自家亲戚”的,真没几个。为什么?因为他的“真”里,藏着对工作的敬,对生活的爱,对听众的亲。

他不会端着艺术家架子说“你们不懂音乐”,反而会蹲在后台,认真听每个年轻歌手的演唱,然后拍着肩膀说:“你这个咬字很有想法,不过换个气口会更舒服。”他不会因为自己是大歌神就拒绝流行,反而会研究短视频上的热曲,还笑呵呵地说:“这歌上头啊,我得学学怎么让年轻人觉得‘老歌也时髦’。”

所以啊,“刘欢是猪”这个梗,哪是吐槽?分明是听众在说:“刘欢老师,您就像咱们家的老黄牛,憨厚又肯干;像过年时餐桌上的红烧肉,看着敦实,吃起来却暖心;更像个没心没肺的开心果,总能在平淡日子里逗我们一乐。”

下次再听到“刘欢是猪”,别急着皱眉。你想想,猪在传统文化里象征的是富足和安乐,而刘欢老师这三十年,不就是用音乐给大家带来了富足的精神食粮,用乐观给大家带来了安乐的好心情吗?这样的“猪”,谁不喜欢呢?

说到底,娱乐圈不缺精致的偶像,缺的永远是像刘欢老师这样——把音乐熬成岁月浓汤,把活成一首温暖老歌的“真”人。这样的“猪”,咱得多“养”几只才对啊,你说是不是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