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是“天津卫”哪个“地界儿”的?他的根,藏在天津城的这些烟火气里

提起刘欢,脑子里先蹦出来的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弯弯的月亮里温润的嗓音,是综艺节目里“国民导师”的睿智。但很少有人问:这个唱了一辈子好歌的男人,到底是天津哪里的?

刘欢是天津哪里的

是五大道的洋房胡同,还是海河边的旧时里巷?其实要找他的“天津坐标”,得从1963年那个夏天说起——他出生在天津市河西区,后来在南开区长大。这两个“区”,像两颗裹着糖衣的药片,裹着天津的市井气,也酿成了他音乐里的烟火味儿。

河西区:第一声啼哭,落在“老城里”的烟火里

刘欢是天津哪里的

刘欢出生时,家住河西区广东路一带,那是天津人嘴里典型的“老城厢”边缘——红砖灰瓦的筒子楼,夏天胡同口有大爷摇着蒲扇下棋,冬天家家屋檐挂着冰溜子,小贩推着二八大杠车吆喝“老豆腐诶——”的声音能飘三条街。

后来他在采访里提过:“小时候最馋的就是门口那家‘耳朵眼炸糕’,刚出锅的外焦里嫩,我妈怕我吃坏肚子,总说‘再吃就变成小胖子’,结果我现在这不还是‘欢乐颂’嘛。”(笑)这种带着天津人特有的“贫”和“爱”,后来全写进了他的歌里——不是苦大仇深的“抒情”,是老百姓日子里的“有滋有味”,就像天津相声里的“说学逗唱”,笑着笑着就把人心唱软了。

南开区:杨树成荫的小院,长出了音乐的根

刘欢真正“扎根”南开,是上小学以后。他家搬到南开区卫津路附近,紧挨着天津大学——那会儿天大里还有苏联老式教学楼,操场边的杨树能长到三层楼高,他和小伙伴们常爬上去偷摘“杨梅”(其实是构树果),酸得呲牙咧嘴,却在彼此的笑声里记了一辈子。

南开区是天津的“文化心脏”,这里不仅有南开大学、南开中学,还有天津人最引以为傲的“重教”传统。刘欢小时候不爱学习,但唯独对音乐“上瘾”——小学音乐老师发现他嗓子亮,让他参加校合唱队,他偷偷在家里用父亲的旧收音机听京剧,学马连良的“韵白”,把“一马离了西凉境”唱得有模有样。

“天津这地方,骨子里就有股‘不服输’的劲儿。”后来他在一次活动上说,“南开教会我的不只是知识,是‘把事做到极致’的韧劲。就像唱北京北京,我不是在唱北京,是在唱每一个‘为生活打拼的人’——这劲儿,就是南开给我的。”

天津人刘欢:从“胡同里的小孩”到“国民歌王”

刘欢身上,总带着天津人特有的“实在”和“幽默”。他从不把自己当“大腕”,有次回天津参加公益活动,被认出来,大爷大妈围着他签名,他笑着说:“签啥名啊,我帮您拎菜吧!”转头就在菜市场跟大妈砍价,逗得周围人直乐。

但踏实起来又“轴”得很。为了让好汉歌更“接地气”,他特意跑去天津茶馆听相声,学天津话的“抑扬顿挫”;为唱搭错车,他把歌词改得像天津人唠家常——“虽然你不再是浪漫少年,可我知道你心里还有梦,你还像从前一样——”没有华丽的词藻,却让每个普通人听进心里。

有人说“刘欢的歌,是用天津人的嗓音唱中国人的故事”。其实何止是嗓音?是他的成长里,有天津卫的晨雾、有海河的风、有胡同里的笑声、有南开园的书香——这些“看不见的根”,支撑着他把歌唱进几十年一代人的心里。

所以下次再听刘欢唱歌,不妨想象一下:那个河西区的小男孩,在南开区的杨树下长大的少年,怎么把天津城的烟火气,酿成了醇厚的酒,灌进了我们的耳朵和心里。

或许,这就是最好的答案:刘欢是天津河西区出生的“老卫”,南开区长大的“南开仔”,是天津城的“活名片”,更是我们每个人心里“熟悉的陌生人”——他的歌,藏着我们的家乡,也藏着我们的岁月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