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是专业音乐吗?这个问题,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值得琢磨

提到刘欢,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?是春晚舞台上唱着好汉歌的豪迈,是弯弯的月亮里带着岁月温度的深情,还是甄嬛传里凤凰于飞里藏着宫闱幽怨的沧桑?有人说他是“中国乐坛常青树”,有人喊他“刘老师”,甚至有人调侃“有刘欢在,歌坛其他人只能算陪跑”。但这些年,偶尔也会冒出些声音:“他好像近几年不怎么发歌了?”“现在的流行音乐是不是不一样了,刘欢的歌听起来有点‘老’?”——这些声音背后,藏着一个直白又让人忍不住想问的问题:刘欢,到底算不算“专业音乐”?

先想清楚:到底什么才是“专业音乐”?

要说清楚刘欢专不专业,得先剥开“专业音乐”这五个字。有人觉得“专业”就是技巧高,飙高音、转音丝滑就行;有人觉得“专业”得懂乐理,会写谱、能编曲;还有人觉得“专业”得紧跟潮流,在各大榜单上露脸。但这些,其实都只是“专业”的边边角角。真正的专业音乐,在我看来,是“用音乐说话的能力”——无论技巧、态度还是对音乐的理解,都得经得住时间的推敲,能在作品里留下让人记住的东西。

刘欢是专业音乐吗

那刘欢身上,有没有这种“经得住推敲”的东西?我们先从最直观的“唱功”说起。

他的“技术”,从来不是炫技,是“让声音为情感服务”

90年代初,刘欢唱少年壮志不言愁,那句“几度风雨几度春秋”,唱得像是从心里淌出来的,没半点刻意飙高音,却让全国观众跟着揪心。后来唱千万次的问,副歌处层层递进的爆发力,不是靠喊出来的,而是从胸腔到喉咙的层层推进,像一壶慢慢烧开的水,滚烫但不燥热。再到好汉歌,有人调侃他是“吼着唱的”,但你仔细听——那声音里的粗粝感,是梁山好汉的江湖气;转音处的洒脱,是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豁达;连衬词“嘿咻嘿咻”都带着节奏的弹性,活脱脱一幅音乐版水浒传。

这些歌,技术含量高吗?高。但刘欢的高,从来不是“为了技术而技术”。他有超宽的音域,低音能低到Don't Cry for Me Argentina里的沉郁,高音能高到今夜无人入睡里的辉煌,但他很少在作品里炫技。听他的弯弯的月亮,从头到尾没有超过一个八度的跨度,却把“岁月静好又藏着淡淡忧伤”唱成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。为什么?因为他知道,唱歌不是“炫技比赛”,是“用声音讲故事”。就像写字,漂亮的字不一定是好文章,但能让读者共情、记住的,才是好文章。刘欢的“技术”,就是那支让人共情的笔。

比唱功更“专业”的,是他对“音乐作品”的敬畏

如果说唱功是“手上功夫”,那对作品的选择和打磨,就是“脑子里的事儿”。刘欢的歌,好像从不“凑合”。早年唱亚洲雄风,是为体育赛事定制的气势;唱从头再来,下岗工人听了能攥紧拳头;唱爱如空气,电视剧主题曲能火遍大街小巷。这些歌,不是为“红”而红,是为“用音乐传递某种情绪”而存在的。

你可能会说:“现在的歌,不就是为了好听、为了火?”但刘欢不一样。他有一句名言:“我唱歌,不是为了取悦谁,是为了对得起音乐。”这话听起来有点“轴”,但恰恰是这种“轴”,让他的作品有了“保质期”。甄嬛传播了十多年,现在还有人循环凤凰于飞,“旧梦依稀,往事迷离”一句词,他唱得像从紫禁城的宫墙里飘出来的一样,带着时光的重量。后来上歌手2019,60多岁的人选了弯弯的月亮从头再来这些“老歌”,有人觉得“没新意”,但他唱弯弯的月亮时,加了段非洲鼓的伴奏,把民族的、流行的、现代的元素糅在一起,老歌有了新生命——这不是“吃老本”,是对“经典作品”的再创作,是专业音乐人才有的“把玩作品”的能力。

更重要的是,他敢在作品里“藏东西”。听他的情怨,前奏一起,像走进江南烟雨,不疾不徐,每个音符都像“留白”,等你自己品;唱天地在我心,空灵的编曲里藏着他对宇宙的敬畏,不谈情说爱,却比很多情歌更动情。这种“藏”,不是故作高深,是对“音乐理解”的深度——他知道,好的作品,不用太满,要给听众留想象空间。

比作品更“专业”的,是他对这个行业“传帮带”的较真

这几年,刘欢在综艺里露脸多了些,中国好声音歌手2024,很多人记住他嘴边的小胡子,记他点评选手时的“毒舌”,但很少有人注意到,他的“较真”,其实是最“专业”的体现。

有次学员唱城市之泪,技巧很炫,但他直接打断:“技巧很好,但这首歌我想听到‘生活’,你给我的是‘技巧’。”还有次有人说“我想唱红这首歌”,他反问:“你想唱红这首歌,还是想让歌因你而红?”这话听得选手脸红,却戳中了音乐的核心——你到底是为“歌”服务,还是为“红”服务?

他对学员的要求,从来不是“像原唱”,而是“找到自己的理解”。有次唱故乡的云,他让学员别学他唱法,想想“自己离故乡时的感受”;有次唱摇滚,他不说“你得用力喊”,而是说“摇滚的内核是‘真实’,不是‘嗓门大’”。这些话,不是“评委套路”,是一个做了40年音乐的人,对“音乐本质”的体悟。他带的学员,很多后来都成了实力派,像张杰、吉克隽逸,不止感谢他教技巧,更感谢他教“怎么做一个正经的音乐人”。

这种“传帮带”,比个人作品更难得。就像老匠人带徒弟,不是教你怎么“刨木头”,是教你怎么“对得起这块木头”。刘欢在做的,就是把“专业”的火种传下去,让这个圈子少点“流量至上”,多点“敬畏之心”。
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:刘欢是专业音乐吗?

看到这里,答案其实已经很明显了。他的“专业”,不是靠某首歌的爆火,不是靠某个技巧的惊艳,而是贯穿在“唱—作—教”每一个环节里的“对音乐的较真”。从年轻时用少年壮志不言愁点燃热血,到中年用弯弯的月亮沉淀岁月,再到如今用综艺传承“好好唱歌”的理念,他像一棵老榕树,根扎在音乐土壤里,枝叶却始终向着时代的阳光生长。

有人说“他脱离了现在的流行音乐圈”,但好的音乐,从来不需要“圈地自萌”。刘欢的歌,不管过多少年,拿出来听,依然能让人心里泛起波澜——这种“穿越时间的能力”,就是专业音乐最硬的“通行证”。

所以啊,你觉得刘欢,算不算专业音乐?当好汉歌的前奏再想起时,当你跟着唱“大河向东流”时,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吧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