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刘欢,你脑子里跳出来的画面是什么?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嘶吼,是弯弯的月亮里月光如水的温柔叹息,还是甄嬛传里“凤凰于飞”的悲怆苍凉?
可如果有人告诉你——这位被华语乐坛封了三十年的“活化石”,其实能把英文歌唱得比母语者还“抓心”,你信吗?
你敢信?1990年,他就用英文歌“炸翻”了国际舞台
很多年轻观众可能不知道,刘欢的英文歌“首秀”,比大多数人开始学英文还要早。
1990年,第11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,他站在世界观众面前,唱的不是中文经典,而是英文歌曲Remember Me。当时他才29岁,却用胸腔共鸣和咬字颗粒感,把“请记住我,在每一个你呼吸的瞬间”唱得穿透时空。
更“扎心”的是,这首歌根本不是“为了唱英文而唱”。刘欢后来在采访里笑:“亚运会有国际友人,得让大家听得懂我们传递的友好。”可谁能想到,这种“自然流露”的英文实力,直接让外媒惊呼:“来自中国的声音,带着东方的浪漫与西方的共鸣!”
Unchained Melody:他唱的“人鬼情未了”,比原版多了层“中式遗憾”
但要说刘欢英文歌里的“封神之作”,还得是1994年春晚唱的Unchained Melody(人鬼情未了主题曲)。
很多人以为这只是“翻唱”,可刘欢的版本,连原唱、美国灵魂乐大师Righteous Brothers的成员都点赞:“他唱的不是技巧,是‘故事’——你能听出那种‘爱到骨子里却天人永隔’的拧巴,像我们东方人含蓄的深情。”
怎么个拧巴法?原版的高音是“嘶吼着释放”,刘欢却把它“揉碎了”:主歌用气声勾勒出“夜不能寐的思念”,副歌的高音像“从喉咙里直接长出来的眼泪”,但唱到最后一句“Oh, my love, my darling”时,他又突然收住,留半拍叹息,像极了国人说的“痛到极致反而无言”。
有网友说:“第一次听哭,是因为男女主角的深情;第二次听哭,是因为刘欢唱的‘遗憾里带着温柔’——原来英文歌也能有中式留白的味道。”
为什么他“不常唱英文歌”?反而更让人服气
有意思的是,刘欢的英文歌“代表作”屈指可数,远不如中文歌家喻户晓。有人说他“藏私”,其实根本不是——
他曾在音乐综艺里解释:“语言是音乐的衣裳,不是音乐的骨头。唱英文歌不是为了‘炫技’,而是要看歌曲的灵魂适不适合‘披上中文的外衣’。就像好汉歌,要是换成英文唱,那种‘江湖气’就散了。”
但只要他开唱,就绝对“不糊弄”。2018年,他在歌手舞台即兴唱了一段英文版的橄榄树,没有乐谱,没有提前编排,开口就是“Don't you know that there is no freedom in this world?”(你难道不知道这世上从无真正的自由?)
台下观众集体起鼓掌,不是因为他“英文好”,而是因为他把三毛的“流浪感”和英文歌词的“哲学感”缝在了一起——那种“人在异乡却心怀家国”的厚重,是他用三十年的音乐沉淀“熬”出来的味道。
现在,我们更需要听刘欢的英文歌
这几年,中文乐坛刮起一阵“英文歌风潮”:选秀选手唱英文歌比拼发音,短视频博主翻唱英文歌吸引流量,甚至有人为了“显得洋气”硬着头皮唱自己都不懂的歌。
可我们听刘欢的英文歌,听的是什么?
是他在1980年代访学美国时,为了“把西方音乐技法带回国”而熬夜练发音的较真;是他在国际舞台上,用歌声告诉世界“中国人也能把英文歌唱出灵魂”的底气;更是他快60岁了,依然说“音乐不是比谁高,是比谁懂”的清醒。
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只会唱高音”“只会唱中文歌”,不妨把Unchained Melody甩给他——
不是每个歌手敢碰英文经典,更不是每个歌手能把经典唱成“自己的版本”。刘欢的英文歌,从来不是“冷知识”,而是华语乐坛给“实力派”最好的证明:
真正的歌者,不分语言,只分有没有用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