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在新歌声为何总背这个“神秘背包”?里面装的真是“秘密武器”?

很多人还记得中国新歌声第一季的导师舞台,当刘欢站在聚光灯下开口唱歌时,视线总会不自觉落在他身侧那个从不离身的背包上。不同于其他导师偶尔的“造型点缀”,这个黑色双肩包像是长在了他身上,从开场致辞到闭关点评,甚至录制间隙的短暂休息,包的肩带始终稳稳地搭在他肩上。有观众开玩笑:“欢哥是不是把家装进包里了?”也有人好奇:“这么大一个包,里面到底装了啥?真有什么‘唱歌秘诀’吗?”

其实要说“神秘”,倒也不全是。刘欢的音乐圈老友曾在采访里提过一嘴:“欢哥的包,从来不是‘装饰品’,是他的‘工作台’。”话虽夸张,但仔细想想,这位在音乐圈摸爬滚了三十多年的“劳模”,对“专业”二字有多较真,熟悉他的人都知道。

先说说最实在的——包里装着的全是“救急”的宝贝。比如那瓶永远拧着盖的温蜂蜜水,刘欢年轻时为了赶演出、录专辑,落下了咽炎的毛病,嗓子稍有不适就得喝两口,这瓶水比经纪人还准时;再比如被他翻得起毛的笔记本,上面不是密密麻麻的乐谱,就是突然冒出来的歌词灵感。有次录好声音改编版弯弯的月亮,他在休息时突然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写着几句新加的Rap节奏,说是凌晨灵感来了爬起来记的,怕第二天忘了。

刘欢新歌声演唱背包

但要说最关键的,还是那些“无形的装备”。比如他那副用过多年的监听耳机——表面看着平平无奇,可对刘欢来说,这耳机就是他的“第二个耳朵”。舞台上的音效、和声、甚至学员呼吸间的细微起伏,他得靠这耳机捕捉得一清二楚,才能精准点评。有次学员唱高音时有点“飘”,刘欢摘下耳机皱了皱眉:“刚才你最后一拍,弦乐进晚了0.5秒,自己听出来没?”这耳朵,全是靠几十年泡录音室磨出来的。

更重要的,是包里装着的“态度”。你想啊,新歌声那会儿刘欢已经是华语乐坛“定海神针”般的存在,随便穿身品牌都能上热搜,他却非要背个半旧的背包。有回造型师想给他换个精致的腰包,他摆摆手:“背着踏实,能装东西,干活方便。”后来大家才明白,这包里装的不是物,是他对音乐的“实在”——不搞花哨,只求能用得上。就像他点评学员时总说的:“唱歌别琢磨那些弯弯绕绕,先把词唱明白了,把情递到了,比啥都强。”

其实仔细想想,娱乐圈里像刘欢这样的“背包党”还真不少。有的导演现场总挎个帆布包,里面装着分镜头脚本和应急药;有的编剧包里永远塞着笔记本,随时记角色的“灵魂台词”。他们的背包里,没那么多奢侈品和“人设密码”,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积累的“专业肌肉”,是对工作的“死磕劲”,是“把活儿干好”的朴素执念。

所以再回头看刘欢的那个“神秘背包”,哪有什么“秘密武器”?不过是一个老音乐人,把对音乐的热爱和敬畏,都装进了这个沉甸甸的包里。舞台上的光芒再耀眼,也比不上他背包里那瓶蜂蜜水、那本笔记本、那副耳机来得实在——毕竟对真正用心的人来说,能把“专业”背在肩上,比背什么都“有面儿”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