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我们总在追逐艺人的“完美人设”,却忘了他们也曾是烟火里滚动的普通人?刘欢抽烟的镜头,为什么比现在任何“塌房”都更让人想敬一杯?

提起刘欢,谁的DNA里没有“大河向东流”的激昂?谁的青春里没循环过千万次的问里那个撕裂又深情的嗓音?这位站在华语乐坛顶端三十年的“音乐教父”,留给公众的印象永远是光鲜的——燕山大学毕业的高材生,央视春晚的常客,课堂上谈笑风生的教授。但你敢信吗?就在他唱红好汉歌那几年,镜头外竟藏着个“老烟枪”,烟不离手的样子,和舞台上的“霸气侧漏”形成了奇妙的反差。

刘欢抽烟

说起来刘欢抽烟,还得从他刚闯荡音乐圈的时候讲起。上世纪80年代,北京城的天桥剧场、工人体育馆,是他和一帮音乐人摸爬滚打的地方。那时候没有那么多“偶像包袱”,排练到凌晨后台烟雾缭绕,谁手里不夹根烟提神?刘欢自己也曾在采访里笑过:“那时候哪讲究什么养生,嗓子喊累了,尼古丁顶上,下一首歌接着吼。”烟,成了他和音乐“较劲”时的沉默伙伴——写弯弯的月亮时他抽,唱重整河山待后生时他抽,连第一次上央视春晚前,后台都看见他蹲着抽烟,手指被熏得发黄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别紧张,唱你的就行。”

最让人啼笑皆非的,是1990年亚运会主题歌亚洲雄风的录制现场。当时刘欢刚从美国交流回来,带着一身的“洋气”和更重的烟瘾。导演组发现他烟抽得勤,嗓子已经开始发哑,急得直转圈。结果呢?刘欢掐了烟,清了清嗓子,站在麦克风前一开口,那股撕裂高亢的声音直接让整个棚里安静了——烟没戒成,歌却成了经典。后来的好汉歌,更是他在录间隙跑出去抽半包烟,回来带着烟哑的喉咙吼出的“嘿咻嘿咿哟”,反而成了这首歌最“野”的注脚。那时候的观众哪在乎他抽不抽烟?只觉得这歌声里,全是活生生的人味儿。

刘欢抽烟

可人总得为自己的习惯“买单”。到了2000年以后,刘欢明显感觉嗓子“不对劲”了,高音越来越吃力,声带小结的检查结果摆在他面前。医生当时直接下了“最后通牒:“再抽,嗓子就废了。”他才真慌了。说戒烟,真比戒饭还难。有次在录音棚,他摸出烟盒被助手拦住,当场把烟摔在地上,黑着脸说:“再让我碰烟,我就不干了!”那段时间,他口袋里总装着润喉糖,烟瘾犯了就含一颗,实在忍不住就出门走圈,北京的深秋,能看见他裹着羽绒服在小区里来回踱步,嘴里呼着白气,手指还在下意识摸口袋。

现在的刘欢,早已成了“养生代言人”,体重涨了,头发白了,但舞台上那股劲儿一点没减。再翻看早年他抽烟的老照片——烟雾缭绕里,他眯着眼笑,露出标志性的虎牙,手指夹着烟,眼神却亮得像星星。那时候哪有什么“完美偶像”?他该抽烟抽烟,该熬夜熬夜,可只要一站上舞台,就能用歌声把所有人震住。现在的年轻艺人,谈个恋爱要上热搜,胖了瘦了被群嘲,连喝杯咖啡都要被说“人设崩塌”。可当年刘欢在后台吞云吐雾,没人在乎“音乐教父”是不是“模范丈夫”,大家只在乎他下一首歌能不能再唱到心里去。

刘欢抽烟

说到底,我们为什么总对刘欢抽烟的事念念不忘?或许因为他让我们懂了:真正的才华,从来不需要“无瑕人设”来包装。那截夹烟的手指,那缕飘散的烟雾,藏的是一个音乐人对舞台的较真,对生活的热忱——他不完美,甚至有点“糙”,但他的歌里,全是没掺假的滚烫。现在的娱乐圈,缺的不就是这份“不完美”的真诚吗?

所以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抽烟影响形象”,你可以反问他:如果当年他不抽烟,会不会少了几分好汉歌的“野劲”?如果后来他没为嗓子戒烟,现在还能听见他唱从头再来里的沧桑吗?毕竟,能记住一个人一辈子的,从不是他抽不抽烟,而是他用声音,在你心里刻下了什么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