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那一杆,凭什么让全网都在说“这才是该有的退休生活”?

谁说娱乐圈的退休生活就得是含饴弄孙、跳跳广场舞?当61岁的刘欢揣着球杆站上高尔夫球场,推杆出手的瞬间,整个场景像按下了慢放键——球杆划过空气的沉稳弧度,高尔夫球滚过草地的细微声响,还有他脸上那抹孩子气的得意,配上场边朋友“好球!”的喊声,愣是把日常过成了一部温情纪录片。

刘欢推杆

熟悉刘欢的人都知道,这位华语乐坛的“Weight King”(重量级歌手),一辈子给大众的印象总带着点儿“严肃”:舞台上是好汉歌里吼着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千万次的问里藏着深沉的沧桑,连说话都透着一股学者式的慢条斯理。可谁能想到,私下里,他藏着颗“老顽童”的心?

就在上周,有媒体拍到他参加高尔夫公益赛的视频。镜头里的他穿件简单的POLO衫,戴顶洗得发白的棒球帽,不像在参加比赛,倒像约了老朋友在公园遛弯。最绝的是那杆推球——明明距离果杯还有段距离,他却不急不躁,弯腰、瞄准、手腕轻送,动作老练得像打了二十年球的老手。球滚到半路时,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,直到球“唰”地进洞,他才直起身,拍了拍手,脸上扬起的笑纹里全是坦荡:“还行吧,手感没丢。”

刘欢推杆

这话听着轻巧,背后可是藏着几十年的热爱。早年间有人问他:“唱歌那么忙,哪有时间练球?”他当时就说:“唱歌是用肺,打球是用脑子,俩活儿不冲突。”后来在采访里才透底,儿子刘一丝打高尔夫,他跟着“陪练”,结果陪着陪着自己先迷上了——从最开始挥杆总打不到球,到现在能精准算风力、坡度,这哪是“陪练”,分明是把热爱活成了日常。

说实话,看到刘欢推杆的瞬间,我脑子里冒出的不是“明星的退休生活真悠闲”,而是“原来真正的热爱,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”。娱乐圈里多少人退休后忙着“固老人设”,他却把日子过成了“实验室”:60岁学潜水,61岁打高尔夫,还带着全家徒步露营。儿子短视频里晒的他,有时候是背着登山包走在前面的“开路先锋”,有时候是蹲在路边逗流浪猫的“傻老头”,哪有什么“艺术家”的架子,活脱脱一个把生活过成诗的老男孩。

刘欢推杆

有人说:“他是有条件才玩得起。”这话没错,但换个角度想,多少人打着“没条件”的幌子,把热爱塞进了抽屉深处?刘欢不一样,他总说:“人这辈子,总得为自己找个‘不为什么’的爱好。”唱歌是为了听众,但打球,纯粹是为了自己——不为输赢,不为打卡,就享受杆头碰到球那一瞬间的纯粹,享受站在阳光下吹风的感觉。这种“不为功利”的热爱,不正是我们普通人最羡慕的状态吗?

你看,当媒体镜头对准他推杆的画面,没有刻意捧,没有硬凹人设,就是最真实的生活切片。球进了,他会像小孩一样蹦一下;没进,也会笑着拍拍自己:“下一杆一定行。”这种坦然,比任何“老干部作风”都更有说服力——原来真正的“老来俏”,不是穿得多贵,状态多年轻,而是心里始终揣着一团火,对世界永远有好奇,对生活永远有热乎气。

所以啊,刘欢那一杆推出去的,哪里只是一个高尔夫球?分明是把“退休该有的样子”刻进了大家心里。它告诉我们:年龄从不是限制,热爱才是;身份也不是包袱,做真实的自己,比什么都重要。下次有人说“都这岁数了还折腾什么”,或许可以学学刘欢,晃晃手里的球杆回一句:“折腾怎么了?开心最重要,你说对吧?”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