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小学成绩垫底,为何老师却断言“这孩子将来能成大器”?

说起刘欢,乐坛里没人不竖大拇指——那个在舞台上用千万次的问点燃观众的男人,那个用好汉歌让中国人记住“大河向东流”的男人,活成了“国宝级”音乐人的模样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这位被赞“开口跪”的歌神,小学时竟是个让老师头疼的“数学困难户”,成绩单常年徘徊在班级末尾。甚至有同学打趣:“他要是靠成绩考大学,现在估计在居委会管退休人员活动。”但偏偏,他的小学班主任却不止一次当着全班说:“这孩子脑子不笨,将来能成大事。”这话说出口时,谁会信呢?

刘欢小学成绩

成绩单上的“红叉”,和音乐课上的“亮光”

刘欢自小在北京什刹海胡同长大,是典型的“胡同串子”,调皮、爱玩,唯独不爱坐板凳算题。他的小学班主任后来接受采访回忆,数学课上刘欢永远走神,铅笔在草稿本上画的不是辅助线,就是五线谱——那时候他还没学过专业乐理,光靠听收音机里的流行歌,就能扒出旋律,甚至给同学编课间操的“神曲”。

刘欢小学成绩

“有一次期中考试,数学只考了38分,我把他叫到办公室,以为他会哭,结果他掏出纸条,上面写满了自己编的顺口溜,说能把公式全记住。”班主任哭笑不得,却也注意到这孩子的与众不同:他不像其他“差生”那样自卑,反而总喜欢在课间带头唱歌,连扫地的阿姨都会放下拖把跟着哼。

老师的“预言”:分数背后,藏着比“及格线”更重要的东西

刘欢小学成绩

真正让班主任信服刘欢“能成事”的,是一次全校合唱比赛。四年级那年,班上没人愿意当领唱,老师急得团团转,刘欢却突然举手:“我来吧!”他既不看谱,也不提醒,就凭记忆带着全班唱让我们荡起双桨,声音清亮得像穿透云层的鸽子。那天全班拿了第一名,校长亲自给班主任颁奖,说:“你们班那个刘欢,嗓子是块好料,别耽误了。”

从那天起,班主任不再逼他死磕数学成绩,反而鼓励他多听歌、多唱歌。她常对其他老师说:“这孩子读书不行,但‘乐感’是天生的,将来就算不做歌手,也跟音乐有缘。”如今想来,这哪里是“预言”,分明是一位老师对孩子天赋的敏锐洞察——成绩单上的数字,从来不是衡量潜力的唯一标尺。

从“差生”到“歌神”:那些被轻看的“热爱”,总能劈开荆棘

刘欢自己也承认,小学的自己“不是学习的料”,但音乐就像一束光,照得他眼里发亮。中学时他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,成绩依旧平平,却成了学校的“文艺明星”;大学考上国际关系专业,课余时间全泡在琴房,靠给歌手写歌攒学费;直到1987年,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让他一夜成名,人们才惊觉:那个曾经在数学课上走神的小子,原来早就把人生的“公式”写进了旋律里。

有人说刘欢是“老天爷赏饭吃”,可谁又知道,这碗“饭”里,藏了多少不被看好的热爱,和多少次偷偷练习的深夜?他的小学老师若只盯着成绩表,或许永远看不到他藏在书桌下的歌谱;我们若总用“分数”定义孩子,会不会也错过了下一个“能成大事”的灵魂?

所以,下次再有人说“成绩不好就没出息”,不妨想想刘欢的小学时光——那些看似“无用”的热爱,或许正是命运埋下的伏笔,只等某天,让世界听见它的响亮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