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30年婚姻零绯闻,妻子眼中的刘欢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样子?

提到刘欢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“歌坛常青树”——好汉歌里的“大河向东流”,弯弯的月亮里的“夜色多美好”,他用醇厚的嗓音唱了几十年,成了几代人的耳朵里的“白月光”。可舞台上光芒万丈的他,私下是个什么模样?很少有人知道,最懂刘欢的,不是歌迷,不是圈内好友,是他身边的妻子卢璐。

刘欢妻子评价刘欢的话

1990年,刘欢刚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,在中央音乐学院当老师,带着学生排练时认识了卢璐。那时的卢璐还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,清纯爱笑,刘欢一眼就被她吸引,可他却是个“嘴笨的浪漫派”——不敢直接表白,每天下课就在卢璐教学楼下转悠,手里攥着半瓶可乐,看见她出来就假装偶遇,直到卢璐笑着问:“刘老师,您是不是又想来听我们练声呀?”这层窗户纸才被戳破。结婚时,刘欢没房没车,只是在单位分的小单间里摆了桌酒席,卢璐穿着红毛衣,看着他给朋友们唱弯的弯的月亮,心里觉得:“这人唱歌时眼睛里有光,跟他在一起,日子肯定差不了。”

可婚后的刘欢,把“浪漫”过成了“糙”。“他这人,活着就是为了音乐。”卢璐在一次采访里笑着说,“有时候半夜三更爬起来,就为记下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旋律,掀开被子就往钢琴跑,留我一个人裹着被子冻得直哆嗦。”刘欢从不管生活琐事,衣服扔得满地都是,做饭能把盐当糖放,连自己的袜子都没洗过一双。卢璐没生气,反而把他的“乱”当成了宝贝:“他的脑子就像个音乐仓库,装满了旋律和节奏,哪还有空顾得上别的事儿?我嫁的是刘欢,又不是保姆。”

刘欢妻子评价刘欢的话

最让卢璐“头疼”的,是刘欢对音乐的“轴”。有次录好汉歌,他觉得某个音准不对,硬是熬了通宵重新编曲,嗓子都唱哑了。录音棚的同事劝他:“差不多就行了,听众听不出来。”他却较真地说:“听众听不出来,但我听得出来,音乐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这样的“轴”,让卢璐又气又敬:“他不是在跟别人较劲,是在跟自己较劲。但正是这份较真,才能唱出让那么多人记住的歌啊。”

可就是这样一个“生活白痴”,在卢璐眼里,却藏着最柔软的心。女儿出生时,刘欢抱着孩子,手忙脚乱地给她换尿布,结果把尿布裹成了“粽子上”,自己却笑得像个孩子。卢璐生了一场大病,在医院躺了一个月,刘欢推掉了所有工作,每天守在病床前,给她读诗、唱歌,连护士都忍不住说:“刘老师看您的眼神,像看稀罕宝贝似的。”有一次,卢璐随口说想吃老家的炸酱面,刘欢愣是托人从北京捎来一罐酱,学着她的样子,用面条拌了整整一碗,虽然味道一般,卢璐却吃得眼泪汪汪:“原来有人会把你的随口一说,记在心里这么久。”

刘欢妻子评价刘欢的话

如今结婚30年,刘欢头发白了,肚子大了,唱的歌越来越沉稳,身边却一直是卢璐。有人问卢璐:“跟一个这么‘不食人间烟火’的人过日子,会不会觉得委屈?”她总是摇头:“他心里装着音乐,也装着我、装着这个家。他给了我最珍贵的不是大房子、名车子,是他把所有的温柔,都藏在了生活的小细节里。你看他给我剥虾时笨手笨脚的样子,不比舞台上唱好汉歌的样子,帅多了?”

其实,婚姻里最好的状态,不过如此:你懂我的“轴”,我懂你的“痴”;你在舞台上光芒万丈,我在台下为你鼓掌;你给我柴米油盐的踏实,我给你星辰大海的浪漫。就像卢璐说的:“刘欢他不是完美的丈夫,但他是我刘欢,这就够了。”这大概就是爱情最本真的模样——不是追逐完美,而是拥抱彼此的真实,然后在时光里,把平凡过成诗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

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!嘿,嘿,嘿吼嘿!”——这调子一响,小区广场、公园空地甚至短视频里,总能看见跟着摆手、扭腰的身影。90年代初火遍全国的好汉歌,怎么就成了30年后广场舞的“顶流”?刘欢这首歌里,藏着多少能让阿姨大爷跳了30年还停不下来的“魔力”?

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!嘿,嘿,嘿吼嘿!”——这调子一响,小区广场、公园空地甚至短视频里,总能看见跟着摆手、扭腰的身影。90年代初火遍全国的好汉歌,怎么就成了30年后广场舞的“顶流”?刘欢这首歌里,藏着多少能让阿姨大爷跳了30年还停不下来的“魔力”?

从电视剧主题曲到“广场舞BGM”:好汉歌的“第二次走红” 1998年,电视剧水浒传播出,刘欢演唱的主题曲好汉歌一夜之间火遍大...

热门歌手 2025-09-22 08:30:17 0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