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那个总被说“高冷”的刘欢,怎么突然成了圈内“最开心老头”?

要不是前几天在某音乐节的后台撞见刘欢,我差点忘了这位歌坛“活化石”也会笑得像个孩子。

那天他刚完成演出,背景音里还有观众未散的掌声,他却靠在化妆间的沙发上,左手握着保温杯,右手正在给手机里的短视频点赞——屏幕里是他14岁的女儿刘英子弹钢琴,配文是“老父亲的第108次骄傲”。他眼睛眯成一条缝,嘴角咧得快要到耳根,连眼角的皱纹都在发亮,像不小心跌进了蜜罐里的老顽童。

熟悉刘欢的人都知道,在公众印象里,他一直是“严肃”的代名词:头发从浓密到稀疏,肚子从小腹到“孕肚”,开口不是古典音乐就是民族史诗,连说话都带着学者的抑扬顿挫。当年在好汉歌里吼出“大河向东流”时,他眉头紧锁,像是要把整个黄河的力气都压进歌声里;后来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,他点评选手时总是双手交叠,西装革履,像极了课堂上最严格的教授。

刘欢好开心

可最近两年,刘欢好像偷偷换了个人。

你看他录综艺声生不息时,不再是那个只顾指导的“刘教授”,反而跟着年轻歌手跳广场舞,戴着花哨的墨镜模仿段子手;他参加音乐分享会,不再讲“和声学”“复调”,反而掏出自己小时候的录音带,笑嘻嘻地说:“瞧,当年我录的第一首歌,跑调跑到外婆家,现在听还觉得脚趾头抠出了三室一厅。”就连采访被问“保养秘诀”,他也不端着了,直言:“没什么秘诀,就是每天晚上跟我闺女一起看动画片,她哭我也哭,她笑我也笑,心情好了,皮肤自然就好。”

有人说,刘欢这是“返老还童”了。但真正懂他的人知道,这不是“突然”,而是他终于把自己从“刘欢”这个沉重的名字里,还给了“刘欢”这个简单的人。

想当年,他刚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,就成了音乐界的“顶流”。30岁就唱遍全国,40岁拿遍国内外音乐大奖,50岁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,别人提起他,都是“殿堂级歌手”“音乐界的泰斗”。可他自己却说:“那些年,我像被装在套子里,唱别人想听的歌,拿别人给的头衔,唯独没问过自己开不开心。”

直到女儿出生,他突然慢了下来。有一年他带女儿去动物园,孩子指着猴子哈哈大笑,他却第一次发现,原来音乐之外的生活这么有意思。他开始学弹钢琴给女儿听,学着唱儿歌,学着放下“大师”的架子,跟女儿一起在草地上打滚。有次采访他说:“以前我觉得成功要拿奖杯证明,现在觉得成功是我闺女考了好成绩,会跑过来抱我,说‘爸爸你今天唱的歌真好听’——这比拿十个格莱美都让我开心。”

现在,58岁的刘欢活成了最让人羡慕的样子。他依旧会在舞台上专注地唱千万次的问,眼神里是音乐人的执着;也会在微博上跟网友互动,吐槽自己的“大肚子”,说自己“减肥多年,体重纹丝不动,可能是被好汉歌的‘大河’灌了铅”;他偶尔还会直播唱歌,弹着吉他,唱一首邓丽君的甜蜜蜜,声音里带着沙哑,却藏着藏不住的温柔。

有人问他:“刘老师,你就不怕被说‘不够严肃’吗?”他挠挠头笑了:“严肃又不能当饭吃。开心最重要啊,你看我现在每天都能睡个好觉,吃顿香饭,能唱歌,能陪女儿,这样的日子,比啥都强。”

是啊,多少人活成了别人眼里的“成功人士”,却忘了自己最初想做什么。刘欢的“开心”,不是傻乐,而是一路走来的通透——把该放的放下,把想要的抓住,把“刘欢”还给普通人,把音乐还给音乐。

你看,那个总说“无所谓”的刘欢,其实早就活明白了:真正的快乐,从来不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,而是能在喜欢的事里,跟喜欢的人一起,好好过完每一天。

现在,你还会觉得刘欢“高冷”吗?或许他不是高冷,只是终于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,开心得像个孩子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