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那串被铃声唤醒的旋律,藏着刘欢怎样的“在路上”?

早八的地铁里,耳机突然漏音,一句"路漫漫其修远兮",被隔壁女生解锁的手机铃声撞个满怀。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?某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清晨,一段突如其来的旋律,像一把生锈的钥匙,咔嗒一声打开记忆的匣子——不是什么神级金曲,就是刘欢的在路上,那年被设成手机铃的片段。

刘欢在路上铃声

都说铃声是时间的切片,那刘欢的在路上,大概刻着几代中国人的"行路图"。1985年,27岁的刘欢揣着一盘磁带走进北京国际之声录音棚,那时的他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讲师,刚唱完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,心里却装着更大的"野心":想把诗变成歌,把古文里的山河唱成现代人能听见的心跳。离骚里的"路漫漫",被他改成了"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",用近乎吼出来的摇滚式唱腔,把战国时期那位踽踽独行的诗人,唱成了80年代站在十字路口的青年。

为什么偏偏是在路上成了"国民铃声"?大概因为刘欢的声音里,藏着我们每个人的"在路上"。你第一次离家读大学,拖着行李箱在火车站听见它,觉得那调子像老妈的唠叨,一路追着你;你加班到深夜在公司楼下听见它,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,突然觉得"求索"二字没那么沉重,就是得把眼前的坎迈过去;你创业失败蹲在路边啃包子,铃声突然响了,歌词里的"大地在我脚下"像只手把你拽起来——唱得不好听又怎样?横竖是往前走。

刘欢在路上铃声

有次采访,刘欢聊起这首歌:"当年录的时候,我故意把嗓子劈了,你知道为什么吗?我总觉得,'在路上'不该是温吞的茶,得是烫嘴的烈酒,呛到了,才记得住。"现在想想,我们设成铃声的,从来不是完美的旋律,而是那种带着毛边的、热气腾腾的生命劲头。就像你手机里存的铃声,大概率不是最火的流行歌,而是某个特定时刻,它陪你熬过了一场考、一次分手、一段无人问津的日子。

有人说,刘欢的歌"老干部气",可偏偏这样的"老干部",用在路上的铃声,陪着我们这些"普通青年"走过了最不普通的路。前两年有粉丝在他演唱会后台举着手机屏保,锁屏界面还是当年"路漫漫其修远兮"的铃声截图。刘欢看见了,台下一鞠躬,说:"谢谢你们没换掉它。我这嗓子劈了这么多年,原来还在你们兜里晃着呢。"

刘欢在路上铃声

所以下次当铃声响起,别急着按掉。那串被手机电流打磨过的旋律,藏的哪里是刘欢的演唱技巧?分明是我们这一代人,一路踩过的坑、啃过的馍、抬头见过的星光——所谓"在路上",从来不是要去多远的地方,而是带着那首"不听会心慌"的铃声,在下一个红绿灯前,继续往前走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