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和湖南卫视主持人们,除了舞台上的合作,他们之间还有哪些“不为人知”的交情?

说到刘欢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“乐坛常青树”“实力派代名词”,是唱着好汉歌就能让全场起立,坐在歌手导师席上就能把音乐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的“活教科书”。但你要是说他和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们有什么“故事”,不少人可能会愣一下:“他们不就合作过几档节目吗?”

刘欢和湖南电视台主持人

真的只是“合作”这么简单吗?细想一下:从我是歌手里“互相拆台”的默契,到声生不息里“音乐课代表”与“调皮学生”的互动,再到台下那些没有被镜头拍到的细节,刘欢和湖南卫视这群以“急智”“幽默”著称的主持人们,早就把“同事情”变成了“老友记”。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这些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人,私底下到底藏着多少让人会心一笑的火花。

我是歌手那年:刘欢的“随性”和汪涵的“控场”,是节目最好的“化学反应”

刘欢和湖南电视台主持人

2013年,我是歌手第一季播出,刘欢作为“压轴加盟”的导师,带着“音乐界权威”的光环来了。而当时湖南卫视的“台柱子”汪涵,是节目的“定海神针”。按理说,一个是“正襟危坐”的音乐大神,一个是“插科打诨”的综艺顶流,两人应该有点“违和”吧?结果恰恰相反,他们的配合成了节目最让人意外的亮点。

记得有期排练,刘欢改编了一首英文歌,加了段特别长的即兴Rap,汪涵在后台听完,一边捏着提词卡一边跟导演组吐槽:“刘老师这是要把我们主持人‘逼下岗’啊?这词我学三天都未必跟得上。”结果到了直播现场,刘欢唱到那段时,突然停下来冲着汪涵的方向喊了一句:“涵哥,你来接下一句啊!”全场愣了两秒,汪涵反应神速,接了句“这难度系数,估计连湖南卫视总台台长都得给我打call”,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。

还有一次,刘欢因为体重问题被观众调侃“刘老师该减减肥了”,汪涵在采访里一本正经地“护短”:”您懂什么?刘老师那是“音乐的重量”,那几斤肉全是对旋律的热爱!”转头又对着镜头挤眉弄眼:“再说了,我要是有刘老师那才华,胖成球你们也照样爱看。”

后来刘欢在采访里回忆那段日子,笑着说:“汪涵这人啊,看着圆融通透,其实骨子里有股“轴”劲儿,跟你较真起来能从音乐聊到庄子,但你要是真想放松,他三句话就能让你笑到肚子疼。我们那会儿不是主持人和导师的关系,更像是两个“老小孩”凑一块儿琢磨怎么把节目做得更有意思。”

声生不息的“音乐课堂”:刘欢当“老师”,谢娜、何炅成了“最活跃的学生”

2022年,声生不息开播,刘欢作为“音乐顾问”再次和湖南卫视主持人们联手。这次节目组的设定是“港乐传承”,刘欢负责“干货输出”,而何炅、谢娜、沈梦辰这些“老江湖”,则负责把“干货”变成“笑点”。

有一期讲到粤语的发音技巧,刘欢拿着谱子逐字逐句纠正:“这个“情”字,在粤语里要咬舌尖,不能像普通话那样靠后。”谢娜在旁边比划了半天,最后一脸“委屈”地说:“刘老师,我感觉我舌头都快打结了,您这是要让我当“人形节拍器”吗?”何炅赶紧打圆场:“娜姐别急,你看刘老师示范得多轻松——来,我们一起跟刘老师念‘情深深雨濛濛’……”结果刘欢一本正经接了句“情深深,雨濛濛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全场笑翻,连音乐指导都忍不住停下了笔。

但别看他们平时“嬉笑怒骂”,到了业务上可一点不含糊。有次排练海阔天空,刘欢发现谢娜的高音部分气息不稳,私下里特意把她叫到角落,用很温和的语气说:“娜姐,你这个情绪是到了,但气口要再往前送一点。来,想象你站在海边,风从后面推着你,把声音‘吹’出去。”谢娜后来在采访里说:“那天我突然懂了什么是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指导,刘老师没有批评,只是用最形象的方式让你找到感觉,那一刻我觉得他不仅是老师,像个“音乐爸爸”。”

何炅更是不止一次在直播里“表白”:“刘欢老师是我见过最“宝藏”的顾问,他能把复杂的乐理知识讲成‘睡前故事’,我们这些“学生”常常听得忘了记笔记,最后还得靠沈梦辰给我们画重点。”

舞台下的“反差萌”:刘欢的“烟火气”和主持人们的“真情意”

很多人觉得刘欢“高冷”,毕竟顶着“中央音乐学院教授”“格莱美评委”的光环,出场总是带着点“学者范儿”。但和湖南卫视主持人们相处的日子里,他的“烟火气”却被彻底激发出来了。

汪涵曾在一个访谈节目里透露:“刘欢最爱吃湖南卫视食堂的小炒黄牛肉,每次录完节目都要打包一份回去,还说‘比北京那家老字号做得地道’。”有一次谢娜故意给刘欢的牛肉里多加了辣椒,结果刘欢一边喝水一边辣得直吸气,还嘴硬说“这叫“味觉刺激”,有助于唱歌时的情绪表达”,把大家笑得不行。

还有一次跨年晚会,后台准备间隙,杜海涛捧着一杯奶茶跑过去找刘欢签名,结果刘欢看着他手里的奶茶,眼睛都亮了:“哎,这是新出的芋泥啵啵吗?给我尝尝!”杜海涛赶紧递过去,刘欢吸了一大口,满足地说:“甜度刚好,比上一款好喝。”何炅在旁边拍下来发微博,配文:“我们的“音乐教授”私下竟是“奶茶鉴定师”,果然人不可貌相!”

更让人暖心的是,刘欢曾在一次活动中提到:“每次去湖南卫视录节目,感觉就像回家一样。汪涵他们会提前准备好我常喝的绿茶,娜姐会记得我不吃香菜,连化妆间的台灯都会调到我习惯的亮度。这些细节比任何客套话都让人暖和。”而汪涵回应说:“刘欢老师对我们来说,不是“导师”,是“家人”——他能在我们“闹”的时候给我们提点,也能在我们“累”的时候给我们搭把手,这种关系,比“合作”珍贵多了。”

为什么是刘欢和湖南卫视?“专业”与“人气”的碰撞,才叫“顶级配置”

说到底,刘欢和湖南卫视主持人们的“交情”,从来不是偶然。刘欢的“专业”是骨子里的——对音乐敬畏,对作品较真,对后辈提携;而湖南卫视主持人们的“人气”是日积月累的——对观众真诚,对业务精进,对合作伙伴包容。

一个愿意“放下身段”把知识讲成故事,一个懂得“尊重专业”把综艺做出深度。这样的组合,才让观众看到了“娱乐”和“艺术”可以不冲突,“流量”和“质感”可以共存。就像汪涵说的:“好的合作,不是“互相利用”,是“互相成就”。刘欢老师成就了节目的厚度,我们成就了他的“可爱”,挺好。”

所以你看,刘欢和湖南卫视主持人们的故事,哪有什么“不为人知”?明明是那些藏在镜头背后的细节,那些带着烟火气的互动,才是娱乐圈里最珍贵的“真”——不是刻意营造的“人设”,不是作秀式的“互动”,而是一群懂艺术、懂生活、懂彼此的人,凑在一起的“刚好”。

下次再看到他们在同个舞台上,或许可以多留意一下:刘欢眼角藏着的笑意,主持人话里藏着的默契——那才是娱乐圈最动人的“剧本”啊,对吧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