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了翻尚雯婕近期的采访,眼尖的人早就发现了个细节:当被问及“电子音乐路上最想感谢的人”,她几乎没怎么犹豫,就说起2012年中国好声音后台,刘欢拉着她聊了三个小时“音乐里的真诚问题”。那段尘封十年的记忆,最近被她反复提起,还带着点“当初没完全听懂,现在品出味了”的笑意。
这边尚雯婕刚说完“刘欢老师当年总说‘别让技巧盖过灵魂’”,那边刘欢在某论坛的对话里,突然提到“现在年轻音乐人里,有人敢把古典结构和电子beat焊死,还焊得那么聪明,让人惊喜”。台下有人追问“是谁”,他摆摆手笑:“猜猜?你们刷手机时总看见她剪寸头的。”
这“你提一句,我回一声”的暗号式互动,让粉丝坐不住了:“这师徒俩是不是有新动静?”毕竟上一次他们同框,还是2020年刘欢做中国好声音导师时,尚雯婕作为帮唱嘉宾,俩人在台上即兴加了段法语和声,当时弹幕就炸了“这默契,十年的功!”
其实仔细想想,刘欢和尚雯婕的关系,早就不只是“导师+学员”那么简单。2012年中国好声音,尚雯婕穿着漆皮短裤、戴着墨镜唱A La Folle,刘欢转身时眼神都亮了:“我30年没见过这样的女歌手,像刚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音乐家。”后来选人,他毫不犹豫地为尚雯婕拍下转身键,还说“别人看她古怪,我看到的是未来的可能性。”
那时候的尚雯婕,刚摘掉“超女”标签,想用电子音乐打破主流市场,却被不少人质疑“哗众取宠”。刘欢没替她说话,而是拉着她熬夜听德彪西、看巴赫的乐谱谱,告诉她:“你想让电子音乐有生命力,就得先给它的骨头里插上古典的钢筋。”后来尚雯婕写最终信仰,中间那段长达两分钟的纯音乐弦乐,就是刘欢建议她加的——“观众需要有喘息的地方,就像大海再汹涌,也得有潮平的时刻。”
这些细节,尚雯婕记了十年。去年她做幻镜演唱会,有段环节专门回顾音乐历程,大屏幕上放出当年刘欢给她上课的录像(其实是旧照片拼接的动态效果),她突然哽咽:“如果没有刘欢老师,我可能早就被那些‘看不懂’的声音压垮了。”
那现在他们突然“互动频繁”,是要搞事情?
圈内有人猜,可能是刘欢要担纲尚雯婕新专辑的“艺术顾问”。毕竟尚雯婕最近三年一直在做“古典×电子”的实验性专辑,上个月刚发新歌月球背面,里面用了12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采样,配着未来感极强的鼓点,乐评人说“像把教堂搬进了太空”,而刘欢早就公开夸过这种“让古乐在电子乐里活过来”的尝试。
也有人说,可能是明年中国好声音重启,刘欢和尚雯婕要一起当导师——“一个懂根基,一个懂未来,搭配起来才有意思。”毕竟当年刘欢就说过:“尚雯婕这样的学生,是来‘教’老师怎么听音乐的。”当然,这些都只是猜测。但话说回来,师徒俩能十年如一日地互相惦记、彼此成就,本身就是娱乐圈里难得的“清流”。
就像尚雯婕在采访最后说的:“刘欢老师教会我最重要的事,是音乐人得‘耐得住寂寞,守得住本真’。这些年我拒绝了很多‘容易爆’的口水歌,就是不想辜负当年他转身时,眼里那‘未来的光’。”而刘欢在提到尚雯婕时,总说“她让我看到,音乐真的可以突破一切界限——年龄、风格、甚至人们的想象。”
所以你说,这师徒俩要真合作了,会是什么样子?是古典乐与电子乐的世纪碰撞,还是“老顽童”带着“怪才”再掀音乐革命?不管怎样,只要他们站在一起,就让人想起一句话:真正的师徒,不是传承衣钵,是各自发光,却总能为对方的那束光,亮得更久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