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:那个拒绝千万代言,却把“好声音”唱成国民记忆的“歌坛常青树”,为何总让人听完就想家?

打开音乐播放器,随机播放到好汉歌的前奏“大河向东流啊”,很多人下意识跟着哼唱“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但很少有人会立刻想到,这首歌的原唱者刘欢,已经年过六旬,却依然是乐坛里那个“不愿意让商业淹没了音乐”的倔老头。

在如今这个连空气都飘着“流量密码”的娱乐圈,刘欢像个“异类”——他没有热搜体质,不炒作绯闻,甚至很少参加综艺,可只要他的歌声一响起,就能让80后想起90年代的电视荧屏,让00后感受到什么叫“开口跪”。有人问他“为什么总不接代言”,他笑着说“钱够花就行,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跟音乐无关的事上”;有人夸他“导师界的顶流”,他却摆摆手“我只是在教大家怎么好好唱歌”。今天,咱们就聊聊这个“不按常理出牌”的歌坛老炮儿,他的歌里,到底藏着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故事?

从“校园歌手”到“国民歌王”:他走的每一步,都踩在时代的节拍上

刘欢.

1963年出生的刘欢,从小就带着一股“轴”劲儿。在北京五十五中读高中时,他加入了学校的合唱团,没想到这一唱,就再也停不下来。后来考上国际关系大学,学的法语专业,可课余时间全耗在了音乐上——宿舍里、琴房里,总能听到他抱着吉他练歌,偶尔自编自弹,同学们都说“刘欢这嗓子,天生就是唱歌的料”。

真正让他“一炮而红”的,是1987年的电视剧雪城。当时剧组需要一首主题曲,找了很多人试唱都不满意,最后有人推荐了还在大学的刘欢。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录音棚,几遍下来,导演当场拍板“就是他了!”心中的太阳的旋律一传开,大街小巷的录音带里都有了刘欢的声音——高亢、嘹亮,带着北方汉子的粗犷,又藏着年轻人不服输的劲儿。

可谁也没想到,这个刚出道的“校园歌手”,接下来几年会承包整个90年代的“BGM”。1990年,北京亚运会,他和韦唯合唱亚洲雄风,那句“我们亚洲,山是高昂的头”,让全国记住了这个声音;1992年,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火遍全国,他演唱的千万次的问,从“千万里,千万里,我追寻着你”到“问询南来北往的风”,把游子的孤独和坚韧唱进了人心里;1997年,央视版水浒传播出,好汉歌一响,“大河向东流啊,天上的星星参北斗”,直接成了“剧火歌更火”的经典——直到今天,很多KTV里,好汉歌依然是点唱榜的前三名。

有人统计过,刘欢的经典作品,能撑起一部90年代华语音乐史。可他却说“我不是什么‘歌王’,就是个幸运的歌手,赶上了好时候,遇到了好作品”。这话不假——那个年代的歌手,不需要靠人设博眼球,不用靠剪辑上热搜,一首歌火遍全国,靠的的就是“把歌唱进心里”的本事。而刘欢,恰恰就是最会“唱心里话”的那个人。

拒绝千万代言、拒当“流量咖”:他的“轴”,其实是一种清醒

要说刘欢在娱乐圈最“出名”的特点,那一定是“不接代言”。早年间,有品牌开出千万天价合同,请他代言饮料、服装,他看都没看就拒绝了:“唱歌是我的本行,代言那些跟音乐没关系的东西,耽误时间。”有朋友劝他“现在谁不接代言啊,你不接就落后了”,他却摆摆手“钱够花就行,我不能为了钱,把名声搞坏了”。

更让人佩服的,是他面对“流量诱惑”的态度。2012年,中国好声音火遍全国,节目组三顾茅庐请他当导师,一开始他是不愿意的——“现在娱乐圈太浮躁,我不想掺和。”可架不住节目组的诚意,加上他觉得“或许能帮到一些真正喜欢音乐的年轻人”,这才答应下来。结果,他成了节目里“最不会煽情”的导师:学员唱得好,他拍桌子鼓掌;唱得一般,他直接指出问题,“气息稳住,情感再投入点”;甚至有一次,学员为了博眼泪讲“悲惨故事”,他直接打断“音乐是靠技术,不是靠博同情,把心态放正”。

就是这样一个“较真”的导师,却成了无数观众心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有个学员回忆“刘欢老师从来不给我们画饼,就说‘你今天唱得比昨天进步0.5分,就是胜利’”;另一位学员说“别的导师可能更看重‘流量’,但他会说‘你这嗓子有辨识度,别乱改风格,好好打磨’”。这种“对音乐负责”的态度,让他不仅赢得了学员的尊重,也让观众明白:真正的艺术家,眼里只有作品,没有流量。

除了不接代言、不追流量,刘欢在生活中也“低调得不像话”。他很少参加私人聚会,不和圈内人“抱团”,平时就喜欢在家陪女儿、研究音乐,偶尔和朋友聚一起,聊得也都是“最近发现了个不错的民谣旋律”或者“京剧里的唱腔借鉴一下流行音乐可能会更好”。有人说他“不合群”,他却笑“我本来就喜欢清静,把时间花在喜欢的事上,比什么都强。”

62岁仍活跃在舞台:他的歌声里,藏着时间的力量

今年(2024年),刘欢已经62岁了,可他依然站在舞台上,依然每年推出新歌。有人问他“年龄大了,嗓子会不会退化”,他笑着说“嗓子就像机器,经常用才不会生锈,不过确实得注意保养,现在录一首歌,我会比年轻时多花一倍时间打磨细节”。

去年,他推出了新歌老朋友,歌里唱“岁月你别催,该来的我不推”,旋律一出来,评论区里炸了:“眼泪止不住啊,这歌就像我自己的故事”“30年了,刘欢的声音还是那么有力量”。很多人说,每次听刘欢的歌,就像和一个老朋友聊天——他会把人生的酸甜苦辣揉进旋律里,让你在歌声里找到共鸣,在共鸣里获得力量。

前段时间,有短视频平台翻出他90年代在电台采访的片段,当时的他说“我希望能一直唱到老,唱不动为止,那时候我就去教年轻人,把我的经验传给他们”。而现在,他确实在这么做——除了开演唱会、出新歌,他还在大学里兼职教音乐,对学生们说“别想着一夜成名,先把基本功练扎实,音乐的路,急不得”。

写到突然想起刘欢在好声音里说过一句话:“音乐是有灵魂的,你用心唱,听众就能感受到。”在这个“流量为王”的时代,刘欢就像一股清流,他不争不抢,不媚不俗,却用几十年的时间,证明了一个道理:真正的艺术,经得起时间的考验;真正的艺术家,不需要靠人设堆砌,因为他们的作品,就是最好的“名片”。

下次再听到好汉歌或者千万次的问,不妨停下来,好好听听这歌声里藏着的故事——那是属于一个时代的记忆,也是一个“倔老头”对音乐最纯粹的热爱。你说,这样的刘欢,是不是娱乐圈里最难得的那颗“星”?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