娱乐圈是个聚光灯放大一切的地方,有人在镁光灯前高调闪耀,有人在幕后甘当绿叶。但总有些情谊,偏要在烟火气里悄悄生长——就像刘欢和他身边那个叫“保彪”的人。
提起刘欢,大家想起的是好汉歌里的豪迈,千万次的问里的深情,是“音乐教父”的称号,也是头发日渐稀疏却始终眼含笑意的模样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大哥,身边有个跟了快30年的“保彪”,不是助理不是保镖,却比家人还亲。
第一次有人注意到“保彪”,大概是2008年刘欢拍摄某广告时。当时刘欢正因肾病休养,脸色有些憔悴,现场突然有人递过来一个保温杯,他眼睛一亮,立马打招呼:“保彪,你可算来了!”那人穿着朴素,拎着个布袋子,从里面掏出保温杯还带着毛巾,一边给刘欢擦杯子,一边念叨:“刘哥,医生说了,得多喝温水,别喝凉的。”镜头扫过,刘欢没一点架子,就接过杯子小口喝着,像朋友聊天似的问:“家里孩子功课还好吗?”这一幕被传到网上,有人好奇“保彪是谁”,却只得到一句“刘欢身边的老熟人”。
后来在歌手节目里,刘欢因为高强度录制身体吃不消,后台总能看见一个沉默的身影:帮他整理演出服、递润喉糖,甚至在他说话声音太大时,轻轻拍拍他的胳膊示意“小点声”。有次采访,记者问刘欢:“您觉得娱乐圈最难得的是什么?”他想了想,指着不远处的保彪说:“是有人记得你喜欢吃什么,记得你哪里不能受累,记得你也是个需要照顾的普通人。”
保彪从不是媒体镜头的常客,甚至公开照片都屈指可数。有人说他是刘欢的司机,有人说是老家的亲戚,但见过他们相处的人都说:“他俩不像上下级,倒像老哥们。”刘欢喜欢熬药,保彪会提前半小时来他家,把砂锅、药材一样样摆好;刘欢女儿小时候上学,保彪每天固定时间去接,孩子喊他“彪叔叔”,比喊爸爸还熟;就连刘欢当年求婚妻子,都是保彪开车带着,绕着北京三环转了三圈,才鼓起勇气说出那句“嫁给我”。
有次刘欢在一个访谈里提到:“我这个人记性差,总忘事。但保彪不一样,他记得我十年前爱吃的哪家炸酱面,记得我冬天膝盖怕冷,记得我所有乱七八糟的小习惯。”他说着说着笑了,眼角有细纹,“有时候半夜想起来要写歌,给他打个电话,他迷迷糊糊也会接,说‘刘哥,我给你煮碗面条,你写饿了吃’。”
娱乐圈里利益交织,聚散离合比天气变得还快。可刘欢和保彪的情谊,却像杯温水,不烫嘴,却暖到心里。有人说“保彪”是刘欢的“定海神针”,但或许,真正的定海神针不是一个人,而是那份“我知你辛苦,你懂我执着”的懂得。
现在刘欢依然活跃在舞台上,偶尔也会在社交平台晒和保彪的合照:两人坐在后台的椅子上,一人抱着保温杯,一人剥着橘子,背景是杂乱的道具,却让人看着觉得安心。有网友在底下问:“这是哪个新工作人员啊?”刘欢回复得风轻云淡:“是老伙计了。”
原来啊,最深的陪伴,从不需要镁光灯加持。就像刘欢歌里唱的“天地悠悠,过客匆匆”,而总有人愿意做那个“过客”里,停留最久的人。那个叫“保彪”的人,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身份,却用三十年时光,写成了刘欢歌里最温柔的和声——这大概就是娱乐圈里,最动人的“人情味”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