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刘欢,你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啥?是好汉歌里“大河向东流”的豪迈,是弯弯的月亮里温润如玉的深情,还是康熙王朝里“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”的沧桑?这位在华语乐坛屹立了四十年的“歌坛常青树”,似乎从来就没让大众失望过——可谁能想到,年过六旬的刘欢,突然端出了张名为齐天的专辑,歌名里带着股“不服天地”的劲儿,唱的却不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热闹,倒像是把半生憋在嗓子眼里的劲儿,全砸进了旋律里。
说起来,刘欢和“齐天”这俩词放一块儿,乍听确实有点跳戏。毕竟在大多数人印象里,他就是个戴副黑框眼镜、说话慢条斯理、一唱歌就能让底下观众跟着屏息的大哥——哪像那些蹦蹦跳跳的“流量明星”,总想着靠新歌新曲刷存在感。可偏偏就是这么个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音乐人,偏偏要在2024年端出这么张齐天,你说这算不算给咱们上了一课:真正的艺术家,从不会让自己被“标签”框死?
你发现没有?刘欢这些年,就没按常理出过牌。早些年当教授,带学生教唱歌,手上不耽误出专辑;后来上综艺,我是歌手里把千万次的问唱成了新的传奇,中国好声音里坐着就把选手选了个遍;就连体检查出脂肪肝,都能自嘲着拍纪录片讲减肥故事。别人看他总在“跨界”,他倒觉得“哪有什么跨界,不过是认真做每件事”。那这次齐天,算不算他“跨界”的最高级——跨界到把人生的拧巴、坚守、不甘全揉进歌里?
乍一听齐天这歌名,你可能会以为得是重金属摇滚,或者至少是节奏强烈的流行曲。可真点开听,嘿,还是刘欢那味儿——钢琴前奏悠得像走在西北的黄土高坡,突然一段弦乐扬起来,像地平线上炸开一道闪电。他嗓子还是那副嗓子,醇厚得像陈年的酒,可这次里头裹了点砂砾感,唱“我是谁,齐天大圣”时,不像是喊口号,倒像是在质问自己:“这大半辈子,你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‘齐天’了吗?”
你可能会说,刘欢都功成名就了,还折腾这“齐天”有啥意义?可你要真去听听专辑里的歌,就会明白:他唱的哪是孙悟空,分明是每个在生活里摸爬滚打的人。有少年游里“年少不知愁,白头空悲切”的悔,有醉一场里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的放,还有问心里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”的倔。这不就是咱老百姓天天琢磨的事儿吗——年轻时想当英雄,长大了发现自己是普通人,可心里那点“不服输”的劲儿,从来没真熄过。
话说回来,刘欢为啥总喜欢跟“经典”较劲?好汉歌唱活了水浒传,甄嬛传主题曲凤凰于飞成了古装OST天花板,这次齐天又是和西游记IP“碰头”。可他从不靠IP吃饭,倒是总能把老故事唱出新意思。就像他说的:“经典不是用来供着的,是用来让更多人重新理解的。”齐天里的孙悟空,不再是那个只会翻跟头的猴子,是迷茫、是反叛、是跌跌撞撞撞出个“齐天”称号的普通神仙——这不就是刘欢自己的写照吗?从胡同里的普通青年,唱到万人瞩目的歌坛,他不也是凭着一股“不认命”的劲儿,把自己活成了“齐天”?
说到底,刘欢这张齐天,哪是什么“逆龄营业”,分明是中年人的“清醒剂”。咱们总说“岁数不饶人”,可六十岁的刘欢偏要告诉咱们:岁数大了不是错,错的是心里没了那股“齐天”的劲儿。他不是在唱孙悟空,是在唱每个在生活里认了输又不甘心的人——你活了半辈子,有没有那么一刻,也想对着天大喊一声“我是齐天大圣”?
所以啊,下次再有人说“刘欢年纪大了,该歇歇了”,你就把齐天这首歌甩他脸上:瞧见没?真正的艺术家,从来不会被岁月打败,只会让岁月给他的歌声,添更多让人后劲十足的滋味。毕竟,能把人生唱成“齐天”的,这世上能有几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