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"从'好声音'并肩到乐坛各自为营,刘欢捧出的金志文,为何总被说‘差点火候’?"

提起刘欢,乐坛没人不竖大拇指——好汉歌一嗓子唱出江湖气,弯弯的月亮里藏着岁月的温柔,他是公认的"音乐教父",也是圈内出了名的"伯乐"。而金志文,当年在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,凭一首为爱痴狂让刘欢当场拍案,那把"有灵魂的嗓子",一度被预测要接棒华语乐坛的中坚力量。

刘欢 金志文

可十年过去,刘欢依旧是舞台上的定海神针,金志文却好像一直在"差一口气":有远走高飞的传唱度,却少有现象级爆款;唱遍综艺晚会,却总被调侃"歌红人不红"。这师徒二人,一个站在山顶看风景,一个在半山腰赶路,究竟差在了哪里?

刘欢的"挑剔":他捧的不是流量,是音乐里的"筋骨"

刘欢 金志文

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,金志文戴着鸭舌帽、抱着吉他唱为爱痴狂,前奏一起,刘欢眼睛就亮了。"这个声音里有东西,不是技巧堆出来的,是扎进骨子里的真情实感。"后来金志文回忆,当时刘欢不仅在导师转身后第一个为他鼓掌,还在备选室里跟他聊了两个小时——从编曲细节到情感表达,连一个换气点都没放过。

刘欢当导师,从不是盲目追求"好声音"。他选学生,先看"音乐的筋骨":金志文的音色不算完美,但他唱"我想我会一直孤单"时那种带着破碎感的执拗,像极了刘欢年轻时对音乐的"轴"。后来刘欢带金志文进战队,特意选了我是帅哥这种自嘲又带劲的歌,不是要他炫技,而是让他保持"音乐里的野"。

刘欢 金志文

有人说刘欢"护犊子",可他捧金志文,从没给过"捷径"。比赛期间,金志文被压力折磨得睡不着,刘欢拉他到窗边:"你看那些树,长得慢的,根才扎得深。"这句话,金志文记了十年——后来他写歌遇到瓶颈,就会想起刘欢说"音乐是熬出来的,不是冲出来的"。

金志文的"执拗":他只想做会"讲故事"的歌手

离开好声音后,金志文没借节目热度走流量路线,反而一头扎进了录音室。他的第一张专辑拥抱,从词曲到编曲全程参与,主打歌远走高飞后来意外走红,可他觉得"这首歌太顺了,反而少了点棱角"。

就这么"轴":别人劝他多写口水歌,他说"我写的歌得自己敢听";综艺找他当"情歌主力",他偏要挑倒带诀别书这种"难唱但戳心"的歌。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"为什么不翻红",他笑得挺坦然:"红不红是老天爷赏饭,唱好歌是自己的本分。我这人可能笨了点,但不想为了'红'丢了音乐的魂。"

这份执拗,像极了他师父刘欢。刘欢当年拒绝无数商演,只为了做完纪录片专辑;金志文推掉几个爆款综艺,也要写不安里那种对现实的叩问。他们都懂:音乐这东西,讨好不了所有人,但能骗得过自己,就够了。

"火不火"之外:真正的传承,是对音乐的敬畏

这些年,总有人说金志文"浪费了好声音的底子"。可仔细想想,乐坛缺的是一夜爆红的"网红",缺的是把唱歌当工作的"明星",缺的从来都是像刘欢、金志文这样——把音乐当命的人。

刘欢现在很少出现在综艺上,但每次开口依然惊艳;金志文没站在流量顶端,可他的歌总能从大街小巷的商店里飘出来。这不正是音乐的另一种"火"吗?不是热搜上的数字,是某个加班的深夜,你突然听到远走高飞里的"我要飞得更高",眼眶就湿了;是某个毕业季,广播里放着我们结婚吧,想起青春里那个没能在一起的人。

师徒俩,一个在山顶种树,一个在半山腰修枝,看起来"差着海拔",其实根都连在同一片土壤里——那片叫"热爱"的土地。

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:金志文为什么"总被说差点火候"?或许因为我们都习惯了用"红不红"衡量一个歌手,却忘了问他的歌有没有"活"在听众心里。就像刘欢说的:"音乐是一场长跑,能跑到最后的,从来不是跑得最快的,是心里有数的那个。"

而金志文,心里那把尺,从没短过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