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从“好声音”导师到舞台掌控者,当评委这么多年,他最怕在台上听到学员说哪句话?

提到刘欢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“音乐教父”——那首千万次的问能唱尽人世间纠缠的情愫,在好声音舞台上戴副墨镜、背靠转椅的点评,又总能精准戳中音乐的灵魂。但很少有人细想:一个在音乐圈摸爬滚打四十年的“大神”,为什么偏偏能在评委席上一坐就是十二年?当其他评委忙着“制造话题”时,他为什么总盯着乐谱皱眉头?

主持人刘欢评委

“评委不是‘评委’,是音乐的长工”

2012年,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开播,刘欢被推到台前。当时很多人担心:这位以严肃著称的音乐教授,能适应综艺的节奏吗?结果第一期就颠覆了想象——当学员唱完,其他评委还在纠结“要不要转身”时,刘欢已经拿起笔,在乐谱上圈出和弦的瑕疵:“你这里转音太碎了,情感是好的,但技术没托住底。”

主持人刘欢评委

这一坐,就是十二年。有人问他“评委是不是份轻松活儿”,他曾在采访里苦笑:“轻松?我们恨不得把耳朵贴在音箱上听。学员唱一句高音,我脑子里已经过完了三个声部的和声走向;选学员时,不光看他唱得好不好,还要看这声音有没有‘生长性’——十年后,他还敢不敢唱更难的歌?”

有次后台遇到他,刚结束了三个小时的录制,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,却还在对着镜头比划:“刚才那个孩子,音色特别,但节奏总飘,我得录段demo发给他,让他跟着打拍子练。”那一刻突然明白:在刘欢眼里,“评委”从来不是个头衔,是替观众把好音乐关的“守门人”,是为年轻音乐人托底的“长工”。

主持人刘欢评委

“最怕听到‘我想红’——音乐哪有捷径?”

做评委这些年,刘欢听过太多学员的故事:有怀揣梦想的酒吧驻唱歌手,有刚毕业的音乐专业学生,甚至有送外卖的“素人”。但他最怕听到的一句话,始终是“我想红”。

“有一次个学员跟我说,‘刘老师我选这首歌,因为容易红’,我当时就打断他了,”他在一次采访里回忆,“音乐哪有‘容易红’的路?你喜欢的歌,可能永远上不了热门;你讨厌的风格,偏偏有人趋之若鹜。但你要是不敢唱心里真正想说的,那还算什么音乐人?”

记得2020年,有个唱民谣的学员,选了一首特别小众的歌,连导演组都劝他“换首流行的吧,观众可能听不懂”。结果刘欢直接转身:“我转!就凭你敢唱这首歌的勇气,这舞台就该给你留位置。”后来那期节目播出,那首小民谣意外火了,很多人评论:“原来音乐可以不说谎。”

在他看来,“好声音”不该只是“好嗓子”,更是“好想法”——“我选学生,从来不看他现在唱得多好,要看他心里有没有‘火’。那火可能藏在一句歌词里,一个喘息里,甚至是他紧张到发抖的手指上。只要那火在,我就敢把椅子转过去。”

从“导师”到“主持人”?他说“舞台需要有人扎下根来”

除了评委,刘欢还曾担任过中国好歌曲的导师,甚至偶尔在颁奖典礼上客串主持。有人问他“是不是想尝试更多角色”,他却摆摆手:“我哪是什么‘主持人’,就是个‘翻译官’——把音乐里的好,翻译给普通人听。”

去年某音乐节,他临时代班主持,没拿稿子,就在台上跟观众聊起自己年轻时在乐团的日子:“那时候我们排练,一支曲子要磨三个月,谱子边角都磨烂了。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‘太笨’,但你知道为什么吗?因为那时候我们相信,好的音乐是‘磨’出来的,不是‘赶’出来的。”

底下有年轻观众喊:“刘老师,现在都讲究效率啊!”他却笑:“效率不等于偷懒。就像炒菜,你火开再大,跳过‘爆香’那一步,菜也是没灵魂的。音乐也一样,少一步‘磨’,味道就差了。”

那一刻他不像个“大明星”,倒像个邻家大叔,用最实在的话,把音乐的“根”讲得明明白白。或许这就是他能“hold住”舞台的原因——不管是评委席还是主持台,他从来不是靠光环,而是靠那份“较真”的劲儿。

“四十年来,我一直在学做一个‘笨学生’”

出道四十多年,刘欢拿过无数奖,却总说自己“永远在学”。有次采访,记者问他“你觉得自己算不算‘权威’”,他脱口而出:“权威?我现在学编曲,比刚出道时还认真呢。前几天研究AI作曲,琢磨了半宿,发现机器能写出很炫的旋律,但写不出人心里的‘褶皱’——那是只有人,才懂的东西。”

他常对学员说:“你们别叫我‘老师’,叫我‘刘哥’就行。我在音乐上踩过的坑,想告诉你们,让你们少走点弯路;但我也在学新东西,说不定还能跟你们讨教两句。”

这份“不端着”,让他在台上有了烟火气。当其他评委用“杀疯了”“封神”这类网络热词点评时,他总能一句“你这音准像踩了香蕉皮”逗笑全场,可转头又会严肃地补一句:“但你这歌里的劲头,我记住了。”

或许,这才是刘欢最厉害的地方——他既懂得音乐的专业,也懂人心的真诚;既能在评委席上守住音乐的底线,也能在主持台前把音乐的温度传给每个人。

下次再看刘欢坐在台上,别只盯着他的墨镜了——听听他皱着眉头的点评,看看他记满笔记的手,你会发现:所谓“音乐教父”,不过是一个怕音乐变假、怕年轻人走歪路的“老顽童”。而这位“老顽童”守着的,从来不是评委的座位,是音乐里那颗“不会说谎”的心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