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为何在中国新歌声现场突然拍桌子?这顿火,其实早就该发了!

2023年的中国新歌声录制现场,空气像被冻住了一样。

中国新歌声 刘欢发火

台下一个穿白色T恤的男生正握着话筒,声音抖得像秋天的落叶,明明选了一首燃向的摇滚,唱出的却像是被挤扁了的气球——节奏错、气息散,连情绪都像隔着毛玻璃看不清。

坐在转椅里的刘欢,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了三下。那是他惯有的“忍耐预警”,可男生没接收到,依旧在副歌部分跑调跑了十万八千里。

中国新歌声 刘欢发火

突然,刘欢一把摘下眼镜,手“啪”地拍在桌上。声音不大,却压过了现场的嘈杂:“停!你知不知道这首歌在说什么?你以为唱高音就算‘唱得好’?你连最基本的叙事逻辑都没搞清楚!”

整个 studio 瞬间安静得能听见吊灯转动的声音。男生僵在台上,眼圈慢慢红了。后台导播急得打手势,助理想冲上来,却被刘欢抬手拦住了。

中国新歌声 刘欢发火

一、刘欢的“火”,从来不是突然的

熟悉刘欢的人都知道,这其实是他第三次在节目里“发火”。

第一次是2016年中国新歌声第一季,有个学员选了凤凰于飞,却把京剧的韵味唱成了流行歌“口水调”。刘欢当时直接打断:“你听过李谷一老师原版吗?这首歌的‘哭腔’和‘叹气’不是乱加的,那是民国时期的女人心里压着的事儿!”学员愣在原地,他没批评,只说了一句:“你毁了这首歌的灵魂。”

第二次是2018年,一位学员执着于炫技,60秒盲选环节硬是把民歌唱成了美声,高音飙得刺耳,歌词却含糊不清。刘欢没转椅子,就直接问你:“你唱歌,是想让观众记住你的技巧,还是记住这首歌?”

有人说刘欢“太严格”“不留情面”,可看过好声音十年的人都知道,这个总被叫“老父亲”的男人,其实最懂“温柔”的边界——他的严厉,从来不是针对“唱不好”,而是针对“不认真”。

二、那晚的火,烧的是“艺不精”的焦虑

回到这次的录制现场,男生叫小林,是个22岁的大学生,学的是计算机,没系统的学过唱歌,就靠着自己扒谱子、跟着APP练。选摇滚,是因为觉得“燃”能“唬住人”。

刘欢问:“你为什么要选这首歌?”

小林小声说:“我…我想证明自己能驾驭高音。”

刘欢叹了口气,指了指台下:“你看看观众的反应,他们皱着眉头呢。高音不是喊出来的,是劲儿用对了地方。这首歌的‘燃’,不是靠嗓子砸出来的,是靠歌词里的‘不服输’撑起来的。”

他拿起谱子,一段一段拆给小林听:“你看这句‘我命由我不由天’,这里应该咬着牙唱,像攥着拳头打墙,而不是飘在半空。你现在的唱法,是让歌词变成了‘我命由天不由我’,连自己都说服不了,怎么说服别人?”

小林的眼泪掉了下来,可这次,没人觉得他可怜。有观众后来在社交媒体说:“我第一次懂了刘欢为什么生气——他不是在骂人,是在着急:这么好的苗子,别糟蹋在自己手里。”

三、音乐选秀,到底缺什么?

这些年看多了音乐选秀,观众早就累了。

有人靠“卖惨”博同情,有人靠“改编”标新立异,有人靠“关系”拿好名次……可真正想“好好唱歌”的人,反而成了少数。

刘欢的火,其实烧的是这个行业的病。

他曾在一个采访里说过:“我带学生,最怕的不是他们天赋不够,是他们觉得‘唱歌靠感觉’。感觉是什么?感觉是100次练习里,第101次突然开窍的东西。没有前面的100次,感觉就是个屁。”

那天录制结束后,刘欢特意留下来,给小林练了半小时气息。他说:“我知道你想赢,可音乐比赛,不是为了‘赢’,是为了‘不输’——不输给浮躁,不输给捷径,不输对音乐的敬畏。”

四、为什么我们要“感谢”刘欢的“不温柔”?

现在的娱乐圈,太多“和稀泥”的导师。

学员唱得烂,就说“你很勇敢”“有个性”;节奏错,就说“我懂你想表达的”。可结果呢?小林带着错误的唱法继续练,下次还是会砸。

刘欢的“发火”,其实是另一种“温柔”。

他像极了小时候那个打骂你的老师——你考试不及格,他会骂你“不努力”,可他会放学后给你补课;你跳舞姿势错了,他会摔板凳,可他会一遍一遍抓着你的胳膊纠正。

因为他知道,保护你的最好方式,不是夸你“完美”,是告诉你“这里不行,改了就行”。

说真的,现在的选秀节目,缺的不是流量明星,缺的是刘欢这样的“较真儿”。

他宁可被骂“严苛”,也不愿意看一个好苗子,被浮躁的行业毁了。

就像他当年在好声音说的:“音乐是神圣的,别糟蹋它。”

这顿火,刘欢早就该发了。而我们,也早就需要这样“不温柔”的提醒了——

你以为的“天赋”,不过是“努力”的另一个名字;你以为的“捷径”,其实是“更远”的路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