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张玮离开刘欢的舞台后,为何再难复制当年的爆火?好声音的"宝藏学员",被市场辜负了吗?

2012年的夏天,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舞台上,留着爆炸头的张玮站在聚光灯下,唱完最后一句High歌,猛地向后仰头,汗水顺着发际线滑落。那英捂着嘴惊呼"我的天",杨坤瞪大眼睛直摇头,而坐在导师椅最左边的刘欢,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,嘴角忍不住上扬——这是很多观众对张玮的第一印象:一个用高音和爆发力"砸"进心里的年轻人。

中国好声音张玮和刘欢

但很少有人注意到,当刘欢转身时,说的是那句后来被反复提及的话:"这声音是上天给的礼物,你得好好珍惜。"十年后再看,这句话像一粒种子,既在张玮身上发了芽,也藏着后来所有故事的开端。

刘欢的"伯乐眼光":他看到的不只是"高音机器"

中国好声音张玮和刘欢

现在的综艺舞台上,擅长高音的歌手不少,但当年的张玮,确实是个"异类"。他带着青海的质朴闯进音乐圈,舞台风格像团火,唱到激动处会跺脚、会嘶吼,连刘海都在跟着节奏跳动。初选时,他那版给你一点颜色里,秦腔元素和摇滚的碰撞,让四个导师集体转身,争议也随之而来——有人觉得他"飙音炫技",有人质疑他"不懂得控制"。

但刘欢从头到尾都稳稳地站在他这边。盲选时,其他导师还在纠结"技巧太多情感不足",刘欢却直接点破:"他不是在炫技,是在用声音讲故事。你知道那个'啊'字为什么能打动人吗?因为你能听出里面有不甘,有释放,还有对音乐的敬畏。"

中国好声音张玮和刘欢

battle环节,张玮被质疑"只会吼",刘欢没急着反驳,反而讲了个故事:"我认识一个歌剧演员,四十岁每天练声八小时,嗓子哑了就喝蜂蜜水。他说好的声音不是天生的,是把心里的东西熬出来的。张玮现在可能还不成熟,但他的声音里有股'熬'的劲儿,这种东西教不了,得靠他自己悟。"

后来张玮改编的我的太阳,刘欢给出的评价是:"你把意大利美声和中国摇滚'焊'在了一起,焊得不完美,但那个火花,比完美的拼接更有力量。"现在回头看,刘欢的"喜欢"从来不是冲着一时的"爆点",他看到了张玮声音里的"可能性"——那种带着原生生命力、不刻意讨好市场的独特性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十年后,还有人会说"刘欢当年要是再多捧捧张玮,他早就成顶流了"。

张玮的"十字路口":选流量还是选音乐?

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冠军是梁博,亚军是吴莫愁,张玮是总决赛季军。按理说,顶着"刘欢战队最强音""高音王"的头衔,资源不该差。但他的后续发展,却像被按下了"慢放键"。

出道初期,张玮确实接过不少好资源:电影敢死队2的宣传曲,和张杰、姚贝娜合唱伦敦奥运会主题曲,上春晚唱难忘今宵。但渐渐地,他的曝光度越来越低,甚至有人说"张玮消失了"。后来他才在采访里坦言:"那几年确实迷茫,很多人让我转型流行,唱'口水歌',我试过,但唱着唱着就找不到自己了。"

刘欢似乎早就料到这条路不好走。在一次音乐节后台,张玮碰到刘欢,抱怨"现在大家都喜欢甜歌,我的高音没人听了"。刘欢没多说什么,只是递了杯温水,说:"你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说的吗?声音是上天给的礼物,怎么用,得看你把它当成'工具'还是'朋友'。工具会钝,朋友会陪你一辈子。"

这句话,张玮记了很多年。后来他接了音乐综艺天赐的声音,在舞台上和杨宗纬合唱流浪记,没有飙高音,却用最本真的声音唱出了漂泊感。台下有观众喊"变了",他却笑:"我没变,我只是学会把力气用在刀刃上。刘欢老师说过,好的音乐不是'喊'出来的,是'渗'进人心里的。"

市场在找什么?好声音最"可惜"的,或许是不合时宜的真诚

十年后再聊张玮和刘欢,绕不开一个问题:为什么张玮没成为下一个周杰伦或林俊杰?答案可能藏在市场浪潮里。

中国好声音爆火的2012年,正是华语乐坛"流量为王"的开端。短视频平台崛起,短平快的神曲更受欢迎,而张玮的"高音+摇滚+民族风"曲风,在快消时代的音乐市场里,显得有点"慢"。他不愿意为了迎合市场削平棱角,不接商演,不炒作绯闻,甚至连微博都很少发——这在靠"人设"和"曝光"生存的娱乐圈,几乎等于"自断前程"。

但刘欢似乎从未为此"遗憾"。去年一次音乐论坛上,有人问他"如果现在再选一次,还会坚持捧张玮吗"。刘欢笑着说:"你问对了,如果再选一次,我可能会更'用力'捧他。因为现在这个市场比十年前更需要'张玮'——不是需要他的高音,而是需要他那种'知道自己要什么'的执拗。"

他顿了顿,又说:"你看现在多少歌手,今天唱这个风,明天唱那个风,最后观众连张脸都记不住。张玮可能不红,但他每次站在舞台上,你都知道'那是张玮'。这种辨识度,比一时的爆火重要多了。"

真正的"师徒情",是教会彼此"做音乐的初心"

张玮在一次直播里说过:"我从来没后悔跟着刘欢老师学东西,他教会我最重要的一课是:音乐不是用来换名利的,是用来安放自己的。"这句话,大概就是他们十年关系的最好注脚。

现在的张玮,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,但他没离开音乐。他在做自己的工作室,给新人写歌,偶尔在Livehouse唱歌。有次粉丝问他"还会唱High歌吗",他笑着说:"当然,每次唱到那几句,好像还能看到十年前刘欢老师转身时,眼睛里的光。"

而刘欢,依然在音乐圈里做"逆行者"。当所有人都扎堆综艺捞金时,他推掉了所有选秀邀约,埋头做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。有次采访被问"为什么不为市场妥协",他说:"我教学生时总说,你要先学会'守',再学会'攻'。张玮当年学'守',现在他该学'攻'了——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,在这个时代里杀出一条路。"

或许,这就是最好的"伯乐与千里马"关系:刘欢给了张玮"不被定义的勇气",张玮让刘欢看到"坚持初心"的意义。他们没被市场裹挟,却在各自的赛道上,活成了音乐最该有的样子。

十年过去,再看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张玮,除了多了些成熟,眉眼里的光还在。刘欢依然戴着标志性的眼镜,在音乐世界里固执地"较真"。或许对真正的音乐人来说,"爆红"从来不是终点,"被记住"才是。就像张玮唱的那句:"就算没人鼓掌,我也要把歌唱完。"

因为对懂音乐的人来说,真正的掌声,从来不在聚光灯下,而在心里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

中国好声音里真的没有刘欢吗?

中国好声音里真的没有刘欢吗?

作为一名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十多年的运营专家,我时常被粉丝问起这个问题:“中国好声音里到底有没有刘欢?”每次听到这个疑问,我都忍不住想笑...

热门歌手 2025-09-11 21:55:27 0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