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刘欢为奥运写歌时,在想什么?世界背后,藏着中国音乐人的浪漫与野心

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当刘欢与莎拉·布莱曼共同唱响我和你时,全球 billions 观众第一次在奥运主题曲里听到了如此“素净”的旋律——没有华丽的编曲,没有激昂的呐喊,只有两个声线在缓缓交织,像两股暖流,从鸟巢的穹顶流进每个人的心里。

中国好声音刘欢奥运歌曲

但你可能不知道,在这首传世之作之前,刘欢早已为奥运写过另一首歌。那时的他,还带着点“音乐狂人”的执拗,试图用音符写下中国的“世界叙事”。这首世界,或许没有我和你那样家喻户晓,却藏着中国音乐人面对世界时,最质朴的野心与最温柔的浪漫。

从好声音导师到“奥运音乐候选人”:刘欢的奥运情结,比你想的更早

中国好声音刘欢奥运歌曲

提到刘欢和中国好声音,大多数人会想起他扶着眼镜、认真听学员演唱的样子,想起那句“你的声音有故事”。但很少有人注意到,这位“音乐导师”与奥运的缘分,早在好声音开播前十年就已结下。

2001年,北京申奥成功,全城沸腾。当时还是“内地乐坛一哥”的刘欢,被圈内人称为“能扛得住大场面的人”。导演张艺谋筹办奥运开闭幕式时,第一个想到的音乐人选,就是他。

中国好声音刘欢奥运歌曲

“不是因为他名气大,而是因为他懂中国,更懂世界。”后来接受采访时,张艺谋这样解释。刘欢的歌里,总有种“杂交”的魅力——古典乐的底子,摇滚的魂,流行乐的皮囊,从千万次的问到弯弯的月亮,他既能写市井烟火,也能写家国情怀。这种“兼容并包”的气质,恰恰是奥运所需要的。

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,北京八分钟的表演环节,刘欢献唱了北京欢迎你的前身版本从雅典到北京。那晚,他站在聚光灯下,用中文唱出“世界是一家”,背景是水墨动画里的长城、黄河。国外媒体评论:“这个歌手的声音,让遥远的中国突然变得亲切。”

世界:当刘欢想把“中国”写进世界音乐的旋律里

2007年,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,组委会公开征集主题曲。刘欢交出了一首自己作词作曲的世界。这首歌没有走我和你的抒情路线,反而带着点摇滚的磅礴,歌词里反复追问:“世界是什么?是心与心的连接,还是梦与梦的交错?”

“我不想只写‘欢迎’,我想写‘我们’。”刘欢在创作手记里说。当时他刚结束好声音第一季的录制,每天和年轻学员泡在一起,突然发现:00后眼里的“世界”,和他年轻时完全不同。但不管时代怎么变,人类对“和平”“理解”“拥抱”的渴望,永远没变。这首歌,就是要唱出这种“跨越时空的同理心”。

编曲上,刘欢玩了个“小心思”:开头用古筝轮指拨出流水般的旋律,突然切入电吉他失真的solo,像一条奔腾的河,从中国的山水流向世界的都市。有人批评“太吵”,但他坚持:“世界不是只有温柔的,它有激昂,有碰撞,有火花,这才是真实的世界。”

这首歌最终没有成为主题曲,却成了当年奥运歌曲备选库里传唱度最高的作品之一。很多运动员后来回忆:“听到世界里‘让我们把手牵在一起’那句,会突然鼻子发酸,好像全世界的人都站在你身边。”

从世界到我和你:刘欢的“奥运音乐哲学”,是“少即是多”

为什么我和你能成为经典,而世界更像是“遗珠”?答案或许藏在刘欢的音乐哲学里。

创作世界时,他还有点“炫技”的冲动,想把自己对音乐的所有理解都塞进歌里:中国风、摇滚、交响乐、世界音乐……但排练时,女儿才五岁,跑过来问他:“爸爸,这首歌讲什么呀?我听不懂。”

这句话点醒了他。奥运歌曲是唱给全世界听的,不是音乐考试的考题。“最高的技巧,是让所有人都能听懂。”后来写我和你,他刻意简化了旋律,只用钢琴伴奏,把歌词压到八句——“我和你,心连心,同为地球村民”。但就是这简单的八句,却让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的人,都能找到共鸣。

“世界像一篇散文,辞藻华丽,情感饱满;我和你像一首诗,字字珠玑,余味悠长。”刘欢后来总结,“前者是我对奥运的‘野心’,后者是我对奥运的‘理解’。”

现在回头看,刘欢的奥运歌,藏了中国音乐人的“真”

十几年过去,再听刘欢的奥运歌曲,突然明白:为什么张艺谋会说“他懂世界”。

真正的“世界表达”,从来不是堆砌符号,也不是刻意迎合。就像世界里的古筝与电吉他,就像我和你里的中文与英文,刘欢始终在做一件事:用中国音乐人的真诚,去触碰世界共通的情感。

现在的娱乐圈,太多人谈“国际化”,却只学会了用英文歌、找海外制作人,却忘了“国际化”的核心是“共情”。刘欢用两首歌告诉我们:想让世界听见中国,不必嘶吼,只需真诚;不必复杂,只需用心。

下次再听我和你时,不妨想想:那个在鸟巢台上轻轻歌唱的中年男人,也曾写过世界里那样“野心勃勃”的歌。而无论是“心连心”的温柔,还是“世界是一家”的豪情,都是中国音乐人,献给世界的,最珍贵的答案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