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那个在上海用老调儿唱新声的刘欢欣,凭什么让00后也开始听天涯歌女?

有人说上海是座“老歌博物馆”,爵士酒吧里飘着的总带着留声机年代的沙哑。但要是您最近走进愚园路某个贴满旧海报的小酒馆,可能会撞见一个矛盾又迷人的景象:台上的姑娘穿着改良款盘扣旗袍,手里抱着电吉他,却在天涯歌女的前奏里甩出了段布鲁斯solo——她叫刘欢欣。

上海刘欢欣

她不是“复刻者”,是“翻译家”

刘欢欣打小就住在新天地旁边的石库门里,外婆是周璇的“铁粉”,小时候她跟着外婆听黑胶唱片,夜上海苏州河的调子早刻进了DNA。“小时候以为‘老上海’就是外婆的收音机里那种慢悠悠的调,后来才知道,这些歌当年可是‘顶流’。”她笑着说,眼角弯成月牙。

上海刘欢欣

但刘欢欣没当“时光机”。音乐学院毕业后,她一头扎进了上海的livehouse乐队,白天写流行歌,晚上抱着电琴翻老歌。“您说何日君再来?我最擅长的就是给它加段Funk贝斯线,让年轻人脚底板自己想打拍子。”去年她在“JZ Club”演了个专场,把凤凰于飞和Billie Eilish的bad guy缝在一起,台下80后、00后跟着合唱到嗓子哑。有人说她“不正经”,她梗着脖子回:“老上海爵士当年可是‘潮音乐’,怎么就不能跟现在的潮流玩了?我们这叫‘把奶奶的嫁衣改成了潮牌’。”

从酒吧到音乐节,她带着“老上海”出圈

上海刘欢欣

刘欢欣的“破圈”来得猝不及防。今年上海爵士节,组委会原本给她安排了下午场“小舞台”,结果她带着乐队即兴加了段老上海rap——把四季歌的“冬季里雪花飘”改成了“冬季里外滩飘雪花,K歌房里谁在唱本草纲目”,台下几千人全站起来了。后来这段视频在短视频平台爆火,播放量破亿,评论区清一色“我妈跟着哼了,我居然也跟着哼了”“原来老歌还能这么听”。

现在的刘欢欣,日程表排到了年底。11月要在上海大剧院开“新海派音乐专场”,曲目表上既有夜来香的爵士改编,也有她自己写的原创歌石库门里的5G信号。“那首歌写的是我外婆,她说现在楼下跳广场舞都放电子音乐了,老唱片机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啦,您说这变化是不是比戏还精彩?”说到这儿,她眼睛亮晶晶的,“我就想做那个‘传声筒’,把老上海的故事用现在的耳朵听得懂的方式讲下去。”

她让年轻人明白:老歌不是“古董”,是“邻居”

现在在上海的大学校园里,不少“Z世代”的歌单里都躺着刘欢欣的翻唱。“以前觉得老歌是爸爸妈妈的专属,现在发现刘欢欣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,节奏比抖音神曲还上头。”00后大学生小李说,上周她还和室友组团去刘欢欣的livehouse,“她会在舞台上说‘你们以为老上海是黑白照片?不,那是彩色的,是热气腾腾的烟火气’,突然就懂了老歌里藏着的温度。”

说到底,刘欢欣做的哪是“唱老歌”?她是在拆一堵墙——墙的这边是年轻人的潮流世界,那边是老上海的滚烫记忆。当她在舞台上甩着头发唱“天涯呀,海角”时,分明是在说:你看,那些歌里的风花雪月、人间烟火,从来都不是过去式,它们只是换了个方式,活在我们的每一天里。

下次要是您在上海街头听见一阵融合了爵士、流行、甚至点电子味的老调儿,别奇怪——那兴许是刘欢欣,又带着她的“时光翻译机”,来找您聊聊天了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