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热门歌手 正文

考研名师刘欢为何能上热搜?讲台上的“数学段子手”,舞台上的“摇滚老炮儿”,这届考生太会追星?

凌晨两点,考研自习室的灯还亮着。划重点的红笔刚合上,桌角的手机突然弹出推送:“中公考研刘欢 现场弹唱追梦赤子心,台下学生大合唱。”正在刷题的00后考研党小林愣了三秒,点开视频时,耳机里漏出的那句“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”,瞬间让她红了眼眶——这不是那个讲“微积分能拯救世界”的刘欢老师吗?

中公考研刘欢

从“考研数学天花板”到“舞台上的刘欢”,他藏着多少副面孔?

在考研圈,刘欢是“封神”般的存在。作为中公考研的数学名师,他的课堂笔记被学生当成“考研圣经”:手绘的思维导图能把复杂的线代公式串成“故事板”,讲“洛必达法则”时会突然模仿江湖侠客,“咱们比的是谁的‘内力’(导数)增长快,不是谁嗓门大”;就连最枯燥的概率论,他也能用“抛硬币追女神”的段子让学生笑出腹肌。有考生说:“听刘欢讲数学,像追连续剧——每节课结尾都留‘悬念’,非要把你‘数学焦虑’治好不可。”

中公考研刘欢

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个在讲台上“幽默到飞起”的老师,曾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“古典音乐学霸”,弹了15年钢琴,大学时组过摇滚乐队,主唱兼吉他手。“那时候总觉得数学和音乐是两码事,直到后来发现,好的课堂和好的音乐一样,都需要节奏感。”刘欢在一次采访里笑着说,“学生走神了?就像歌跑了调,得赶紧换个‘和弦’(知识点)拉回来。”

当“考研名师”遇上“音乐老炮儿”,舞台外的“意外破圈”

今年夏天,一场考研机构的学员交流会上,刘欢抱着吉他上台的瞬间,台下还以为是“教学彩蛋”。但当海阔天空的前奏响起,学生们跟着合唱“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”时,这个平时在讲台上挥洒自如的老师突然红了眼眶。“考研这一年,你们比我当年难多了。”他抱着话筒说,“数学题不会可以重做,但追梦的路上,别让自己留下‘如果当初’的遗憾。”

视频被传到网上后,考研老师刘欢弹唱冲上热搜。有人留言:“原来教我极限的存在法则的老师,会唱摇滚?”“听完他的歌,突然觉得高等数学也没那么可怕了。”甚至有跨考生说:“本来想换专业,现在觉得跟着刘欢学,把数学‘啃’下来,也能追自己的‘梦’。”

这些评论让刘欢始料未及。“我从来没想过‘破圈’,只是觉得学生备考太苦了,想给他们唱首歌,‘减减压’。”他挠挠头,“结果学生们说‘听完更有劲儿了’,那这‘唱’就值了。”

从“教学”到“育人”,他眼里“最重要的事”是什么?

在刘欢的办公室,墙上挂着一幅字:“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”。他说自己考研时也遇到过瓶颈,当时是老师告诉他:“数学不是背公式,是找‘逻辑’。”这句话让他后来教学生时,从不追求“题海战术”,而是带着他们“庖丁解牛”——用音乐里的“结构思维”拆解数学题,用“节奏感”记住知识点体系。

有学生问他:“刘老师,您讲课太逗了,会不会担心学生光顾着笑,没学到东西?”他指着桌上一摞学生写的反馈信:“你看这个同学说‘您的段子让我记住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’,这不就是‘学到了’?”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考研不只是为了‘上岸’,是想告诉学生:难的事,笑着也能做成。”

写到最后:所谓“名师”,不过是“把学生放在心上”

如今,刘欢的课表依然排得满满当当,晚自习结束后,总有学生抱着习题本排队问问题。有时候他会掏出手机,给学生发段自己编的“数学顺口溜”:“零点定理要连续,闭区间内别跑偏,找到函数值相等的点,难题从此不再难。”

有人说他是“跨界大神”,但在学生眼里,他永远是那个会“用数学讲段子,用歌声打气”的刘欢老师。或许所谓“名师”,从不是光环加身,而是像他这样——把课堂变成“舞台”,把知识点写成“歌词”,把学生的梦想,当成自己的歌来唱。

下次当你觉得考研太难时,不妨想想那个抱着吉他唱追梦赤子心的老师:那些你以为跨不过的坎,终会成为你追梦路上,最响亮的和声。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